(照片來源 nylc )
大會演講者 Marc Kielburger,他和他當時才12歲弟弟Craig Kiellburger 一起創辦了 Free the Children ,因為他們看到了一則巴基斯坦童工被虐待毒打致死,因此在小小年紀就創辦這個非營利組織,希望致力於一個沒有童工的世界。大家如果看過悲慘世界,應該會發現Cosette正是受虐的童工。Free the Children 目前致力於Children helping children計畫,希望以全世界兒童的力量幫助受虐童工,響應這個活動的兒童能夠瞭解剝削童工是如何不正義的事情,進而告訴家人不要購買童工生產的商品,而且以後長大了,他所服務或創辦的企業也比較可能關注這個正義議題。
Free the Children的中文版同名書,我讀過呢!
書中詳述了許多個案與主人翁的親身經歷, 主角長大成為青年之後, 和他的哥哥又成立了另外一個NGO
-From I to We
中文版我也有,但還沒看,這是一本倡議性質的書,但願他們已經寫就的成品,啟發斯土斯民!
(照片來源 Steve Culbertson )
大會主講者Naomi Tutu是一位動人的講者,她提到一次跟遊民的對話,這位遊民跟她說,他很感謝一些收容所願意在寒冷的夜晚讓他借宿,甚至提供了乾淨舒適的熱水澡,收容所的免費熱食也非常可口,可是他覺得進來收容所的晚上是個遊民,隔天早上出去的時候還是一個遊民,因為收容所的工作人員和志工從來不問他貴姓,從哪裡來,在他們眼中,他只是一個需要幫助的遊民,如此而已。這個故事讓我覺得我們必須時時深切反省,檢視我們在服務的過程中是否隨時把人的尊嚴放在第一。
TGIF (Turn Grease into Fuel)是一群美國國中生服務社團,他們今年獲得全國傑出服務獎,我認為是實至名歸,他們從2008 年開始,在羅德島州告訴家長做廚房廢油回收的重要性,同時也到社區餐廳提倡廢油回收,所得廢油提供回收業者用以精煉生質柴油,所得油品分配給低收入戶作為冬季家庭暖氣燃料之用。自2008以來,已經提供146000加侖生質柴油給需要的家戶,這是一個非營利組織和企業公益合作的例子。大人很容易用"You are still too young!" 不讓小孩子去嘗試夢想,也常常用這個理由告訴小孩能力還不足所以做不到,然而在TGIF成員中,即使是國中生,也能夠實現他們心中對環境永續,以及愛鄰人的心願。
Zach 是一個16歲美國高中生,已經是美國紐澤西州身心障礙運動推廣協會(SNAP)的理事長,培訓過500位身心障礙運動小教練,辦過了108個工作坊,訓練2700位兒童如何協助班上的身心障礙同儕,真令人欽佩他的良善,熱情與勇氣。
回想這次美國服務學習年會,令我印象極為深刻的是,滿場看到小學到高中學生的服務學習佔了絕大多數。無論是上台分享,或是案例展示,都可以看到K-12(幼稚園到十二年級)才是服務學習的黃金年齡。 我看到兩個有趣的青少年主題
Be a dogooder (當個樂於行善的人)和 Service learning with family. (服務學習全家一起來)青少年愛鬥陣,到失憶者之家與高齡者聊天,從社區做綠化學習植物生態,真是讓我興奮極了。 小孩子是未來,參與未來現在就可以開始。服務學習,愈早愈好,永不嫌晚。
在服務學習實務操作上,這次聽了三場workshop,其中一場San Jacinto College 歷史系老師帶著學生到越戰老兵社区做口述歷史,美容系的老師帶者學生到這個社區免費理容,她們發現即使不需要理容的老兵,也會自發在公告的服務時間來到大廳,因為他們喜歡這種被關心的感覺。
這次回來更加確定老美對"青年領袖"的定義就是從事服務學習的青年志工。在台灣,青年學子對服務學習剛起步不久,未來如果想要在世界各種舞台展現台灣,這塊土地得先培養更多"懂得服務,看見大我"的青年領袖。在與好友交換意見當中,台灣的服務學習課程,在大學已逐漸成熟;但是高中的「志工服務」才正要開始,卻著重於服務時數的計算,不得不憂心服務功利化,如何落實服務為學習,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年輕人學習各種專業,學習第二專長都很好,但這些是技術層次的,生涯應該還有更高層的目標。大學生不能只以讀專業為業,教授不能窮到只剩下SCI。看到台灣國高中生為了要在基測贏一兩分,終日與補習班為伍,虛擲青春與歡樂。人生最可惜的就是只贏了幾場戰役,但輸掉了整個江山。
科技使一個國家強大,但唯有人文才能使一個國家偉大。
兩個電機系的人一起做服務學習“不務正業”。然而交大通識中心美鴻老師卻認為科技原本就是用來濟世利民,服務學習不過是回歸本業 。啊!真希望世界上有更多美鴻老師。
站在又美又大氣的海報前,準備輪值上工了
如果你想要保住你的小命,請跟我來! (這位學生提醒大家要防範天然災害,洪水,龍捲風)
Service learning show girls! 懂了,或許這正是我們攤位為什麼人總是特別多的原因。
解說完了,當然要來個大合照。除了服務學習,當美國女孩遇上台灣女孩,到底還聊了什麼,原來如下 :1. 你的衣服為什麼那麼美,哪裡買的 (一般美國女孩穿的較為樸素,台灣女孩比較會穿美美的衣服)
2. 你的皮膚為什麼那麼細嫩,如何保養 (美國因為天氣乾燥,皮膚很容易產生皺紋,二十歲看起來像四十歲,台灣女孩比較沒有這種問題,皮膚好,即使四十歲,看起來也像二十歲)
這次我帶了兩位學生(小雨/柏樵)同行,用我其他計畫的錢補貼他們出國。他們第一次出國,什麼都新鮮,他們很開心。看他們開心,我自己也開心,更希望這次旅行經驗對他們一生都有影響。柏樵進行解說,賣力演出。一個從來對自己英文沒信心的柏樵,要用英文跟老美介紹自己做什麼。他怎麼也沒有料到,用滿口破英文賣力講完後,老美聽完介紹,跟柏樵說 where do you come from? Your englsih is so good. 這句話可以讓一個學生高興一整天,甚至從此對英文有信心。學生是服務學習主體,由他們來講更加生動有趣。短短一個小時,超過二十位參觀者,老師怎能不以這學生為榮呢?
(照片來源 nylc)
音樂最容易帶動氣氛,每年都會安排歌手熱場。樂團賣力唱, 起先只有凱伊一個人坐在偌大廳堂在聆聽, 後來我也被吸引了,柏樵隨後陸續加入。我們發現這個兩人男生樂團pretty girls唱得很好阿
尤其是唱到bruce springsteen的招牌歌 dance in the dark 更是令人沸騰。
後來三個美國人,兩女一男突然進場跳甩舞, 基本上就是把身體所有關節放鬆, 誇張亂跳一通, 距離三公尺內立入禁止,這簡直就是美式瘋狂啊。 我們這種人要是住在這種地方, 八成也正經不起來。
這次會議地點,Denver convention center。外面有一只大熊,Blue Bear 望著會場說"I see what you mean."
趁開會空擋,到市政廳走一走,偌大的牆,寫著這句動人的話語。值得政治人物深思啊!
從市政廳繼續往東走,進入一個後現代,超現實的時空,這是Denver art museum。
開會前兩天,來到美麗的科羅搭多大學校園,距離Denver,只有半小時車程。
校園內這塊地面刻著,"勿忘初衷"(當你要離開這裡時,別忘了當初你為何而來)
開會前一天,租車去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感受天地之偉大,山岳的壯麗,寒風飄雪,似乎望見自己的靈魂,與宇宙瞬間相連。I shall return!
國家公園入口的樹與湖,石與土,宛如天上人間,即便嚴寒凍人,久久不想離去。
這幾天住在大會特約旅館,偌大的椅子,感覺上像是闖進巨人住的旅館。
在Denver最後一晚,Pepsi center,Denver vs. Memphis (Photo by Joy)
會議第一天中午,美鴻老師帶大家到SAME餐廳用午餐,這是一個社會企業,不以營利為目的,這家餐廳堅持食物是基本人權。用餐的費用是自由樂捐的,對經濟狀況好的人,來這裡用餐,可以多付一點錢,因為多付的錢可以用在需要的人身上。對經濟狀況不好的人,用餐廳工作換取餐飲,不用失去尊嚴。SAME 支持有機,減少農藥,友善了土地。另一方面,支持在地農業,降低食物里程。此外,餐廳裡牆壁貼的話語都相當發人深省
"A person's wealth is not measured by how much he owns to himself but how much he gives to others. "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Mahatma Gandhi)
其次,美國中小學雖為義務教育,然而國家預算日趨拮据,不僅音樂藝術老師名額刪減,學校經費也被國家調降。donorschoose.org 是個知名網站,成功地為美國中小學教師募款的網站,贊助他們進行教育創新計畫。作法上,老師們先提出她要為孩子做甚麼,同時為這個計畫設定一個募款目標值,然後張貼在網站上進行小額募款,只要收到任何一筆捐款,募款的進度就會即時更新,捐款額度達成後,老師的計畫隨即開展。計畫執行過程中,donorschoose.org 會通知贊助該計畫的每位捐款人有關計畫最新進度,讓捐款人看到捐款的成效。在donorschoose.org捐款在美國是可以抵稅的。DonorsChoose.org這個網站不同於一般網路上捐款網站,它是個微型捐款網站,受捐對象不是組織,而是一個計畫(例如某位特教老師希望募得一個數百美金的輔具)。它巧妙運用了社群概念,把需求者與捐款者以及潛在捐款者連接成一個朋友圈,每當有捐款發生,或是對這個計畫有回應意見時,這個朋友圈就會得到一個自動通知,這些訊息也可以傳給朋友圈之外的朋友,擴大參與感與持續捐款熱度。儘管在地球兩端,也未曾謀面,但是一群人同時對一個小型捐助計畫有興趣,透過網路也可以有意義連結起來。這似乎驗證了以下這句話:
"Change the world one step at a time, but leave big footprints behind." (Evan Dalga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