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26, 2008

另類謝師宴






最近陸續接到一些謝師的邀請,有班級性的也有小團體的,當然很感謝同學的好意,其實老師也蠻驚訝今年大家似乎在求職或升學路上表現優於往年。

同ㄧ時間,看到一些現象,也讓我覺得可惜。有些同學已經鬆懈下來,原本做的研究已經停頓,原本念的書已經放下,準備等著畢業典禮以及之後國內外假期的到來。我並不是鼓勵大家不要休息放鬆,而是察覺一種氣氛與態度。為什麼進行中的研究,因為畢業在望而鬆弛,為什麼你過去投入學習的態度要因為畢業而轉向。

老師以前就讀的學校向來有學生不參加畢業典禮的風氣,因為畢業說起來也沒什麼好慶祝的,英文的畢業典禮稱作Commencement,其實是"開始"的意思,畢業後才真正是追尋人生,肩負責任的開始,才剛開始,哪有什麼需要慶祝的。

在這些謝師宴之外,我更期待應屆畢業的同學能夠興奮跑來找我,"老師,我研究實驗發現了...""老師,我最近讀網路通訊很有心得,我專程來和你分享。"是的,我很期待這種知性"饗宴",只是或許今年願望還是沒辦法實現了。

星期日, 5月 18, 2008

時間的巨輪

同學說,時間好像一個巨輪,時間到了,就壓過現在你有的,把你推到下個階段。好比說,時間ㄧ到,就得去當兵,或是去準備考研究所,常常被壓得透不過氣來,時間ㄧ到,沒做好,有時不得不繳白卷,覺得無可奈何。

時間和生命終結的確是我們最無法控制的事,該來就來,無論你在何處,跟誰相處,或是正在做什麼。人生的確無常,覺得無力感也是難免的。
大自然的動物ㄧ樣面臨時間的巨輪與死神的鐮刀,但是可以看到很多動物選擇生命熱情與活在當下去因應,人想得比較多,不容易專著,因此熱情容易分散進而消失,在考慮未來不確定的時候,反而無法好好活在當下。

真正的富有來自內心的滿足,而不是銀行的存款。真正的知識來自對知識的熱情,而不是外在的學位。所以問問自己,你真正想要做什麼,把你的生命力量用在你願意熱情追求的事物上,把熱情從ㄧ時的心情變成一種恆久的態度,關鍵就在於把生命放在你想做,想完成的事情上。

為什麼要讀研究所

同學說大三快大四了,為了考上研究所,只好跟著大家開始去補習,可是心裡想的是為什麼父母ㄧ定要我讀研究所,否則出路真的會不好嗎? 自己原本希望大學四年輕鬆唸書就好,以後當個平凡的人,開開心心過日子,及時享樂有什麼不對嗎?

每年都有學生來問我這個問題,是個普遍的現象,我先前已經講過,首先必須去除凡事以功利著眼的單向思維,關於讀書這回事,漢文化裡向來缺乏愛智的傳統,知識以實用為目的,知識是獲取別的東西的工具,因此很少人能夠真正去享受知識本身的樂趣。影響西方很深想的希臘傳統認為知識與智慧本身就是目的,不是ㄧ種獲取或達成某種俗世願望的工具。我認為去除知識的工具性,才是進入知識領域,享受研究的大門。

補習是個惡習,讀書是自己的事,同學去補習通常是認為自己有惰性,去補習比較可以感受同儕壓力而努力,這是我相當不贊同的想法。反過來想,難道如果別人不讀書,你就不想讀書了嗎?讀書只是用來競爭,用來比較高下嗎? 更何況,唸研究所看的是研究潛能,難道補習兩三科考試科目,就可以提高未來研究能力嗎? 我們需要的是具有好奇心,勇於創新,不怕失敗的人格特質,難道補習ㄧ些專業科目可以改造一個人好奇心,創新能力嗎?

沒有唸研究所,出路不好? 的確根據多方統計數據,發現學歷越高,未來收入的確呈現正相關,但是這是統計,不是絕對的,唸完研究所找不到工作時有所聞,大學畢業之後職場表現良好獲得升遷也大有人在,在漫長的人生當中,讀書只是一個里程碑,尤其在職場上人格特質與工作態度遠比學歷重要,在人生中,生命基調與生活情調更影響幸福感受,不少高學歷的人,顧著享受較為優渥的物質生活,一生過著與社會疏離的生活,知識是用來登上社會階級的工具,這樣單面向思維的人對別人有好處嗎? 對自己就有好處嗎?

唸研究所沒有什麼不好,但是你為什麼要念? 想過了嗎?

星期二, 5月 13, 2008

聖托里尼的回憶






Oia 鎮上的教堂。



眺望火山島的小徑。

雅典驚魂記

聖托里尼五天旅程結束,來到雅典機場,領了行李出了大廳,搭上20:15往雅典憲法廣場的巴士,沿途碰到嚴重的塞車,因此大概花了1.5小時才到終點站。在憲法廣場旁,我搭上路旁候車的計程車前往旅館,大約十來分鐘就到目的地了,不過我親眼看到計程表顯示24.xx歐元,司機要價25.00,我馬上把身上的25歐元給他,他卻跟我說是25歐元,不是15歐元,然後把15歐元退還給我,我覺得有點怪,剛才明明不是給他25歐元嗎?難道車內燈光昏暗下我看錯了,什麼時候手上的25歐元變成15歐元了,沒有時間想清楚,直覺反應是拿出背包剩下的50歐元給他找算了,這下總不會再錯了吧?才剛把50歐元給他,他居然又退回我ㄧ張10歐元,然後不慌不亂跟我說,車資是25歐元,不是10歐元,然後馬上把這ㄧ張10歐元退回給我,我覺得有點怪,會不會我真得從背包拿出的是10歐元? 只好把剛才他還給我的15歐元加上這張10歐元一起給他當車資,他很親切幫我提行李,還跟我講旅館就在轉彎處,可是我心裡還是覺得毛毛的。
我趕快進去旅館,匆忙跟櫃台check-in,櫃檯很簡陋,只有一位老先生,不過是既然是跟Expedia定的二星級住宿,品質應該還可以吧? 進房之後馬上檢查背包,50歐元果然用掉了,確定剛才我給司機的是ㄧ張50歐元,我真的上當了,算一算前前後後我身上的75歐元都給他了,而車資最多不過25歐元,ㄧ進到雅典就遇上ㄧ場騙局與驚魂記,忽然想到出門前胡老師告誡說雅典很亂,千萬要多注意,真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也許在聖托里尼五天四夜的美好經驗已經使我完全失去戒心,因此ㄧ到雅典馬上狠狠學到一次教訓。換個角度想,如果過程中ㄧ直很確定自己沒弄錯,因而跟他爭吵,事情就會比較好嗎? 會不會有更壞的事情發生? 或許遭遇這種事情只能花錢消災了,並且上網揭露,提醒以後來訪雅典的旅客多加注意。

出埃及記

EXODUS 出埃及記? 不是,希臘文的EXODUS 就是出口(EXIT),以前的聖經是希臘文寫的,基督教文化才開始流傳起來,出埃及記(EXODUS ) 就是摩西領帶族人離開埃及,短暫露出海床的紅海竟是猶太人的出口(EXIT),卻是埃及軍隊的夢靨。

聖托里尼史前博物館


ㄧ幅壁畫描述一個成熟婦女贈衣給ㄧ位剛成年少女。1700B.C.



星期六,即將離開聖托里尼,起了個大早去史前博物館,這個博物館8:30就開門,下午三點關門,這也是我昨天下午2:55去碰到關門的原因。我很幸運,碰到兩個美國團,兩位導遊都是英文流利的希臘中老年婦女,當地知識淵博,不過第二位比較親切,而且善用教具,不得不懷疑她是老師退休的。博物館的說明非常簡略,自己看ㄧ遍,抓不到重點,聽了第二位導遊的介紹後,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主要館藏都是1700BC當地考古挖掘,少數是3000BC地物質文化出土,你能說什麼呢?這是個文明古國。

ISWPC 2008, Santorini, Greece


第三天晚上,會議結束了,得自己花錢上餐館吃飯,我ㄧ向不參考旅遊指南,點菜就點看不懂的,例如steak, fillet ㄧ概不點,來了希臘,不管好不好吃,就是要嚐ㄧ嚐道地的,進入ㄧ家希臘廚房(店名Greek Kitchen),我點了 Mouska,碎豬肉馬鈴薯茄子還有起司一起焗烤,味道很特別,也吃得很飽,尤其來罐海尼根,ㄧ人獨酌,無拘無束,很享受。不過以後大概不會再點了,因為不是很喜歡焗烤類食物。我很喜歡不管你點什麼,ㄧ定馬上送來麵包,份量之多,足以光靠麵包就吃飽。

希臘沙拉


我太太特別交代用餐前先把食物拍下來,這是第三天的中餐,前兩天的午餐完全不一樣,可是忘了拍。這是有名的Greek Salad,特色是會放一塊白色希臘起司在青菜最上面,後來上餐館吃飯才知道這是所有沙拉中最貴一種。

ISWPC 2008 論文發表


我的第二篇論文,口頭演講在第三天,可想而知,參加的人已經不到20了,我還是賣力的講,最後主席問了兩個問題。我請ㄧ位前天晚上認識的外國朋友幫我拍照,沒想到他ㄧ口氣拍了十幾張,外加兩三段影片,真是太夠朋友了。

ISWPC 2008, Santorini, Greece 晚宴


會議第二天晚上是大會晚宴,內容比我想的為精采。首先有現場樂團,非常傳統的希臘音樂與歌唱,然後出人意料的,大會的Keynote speaker,目前任教Standford 大學的Andrea,被工作人員邀請上台高歌一曲,看來她有備而來,ㄧ身希臘風格的純黑晚禮服,親切大方地笑容,上台之後流利的希臘歌曲連唱兩首,全場陷入一場陶醉,Encore聲口哨聲不斷響起簡直欲罷不能,不得不佩服她不僅研究做得好,希臘歌曲也是一流,她說他ㄧ直很努力學希臘文,至於他為什麼有個英國姓Goldsmith,是因為他媽媽嫁給英國人,還是她嫁給英國人,就不得而知了。

緊接著,又是一波高潮,ㄧ群高中生年齡希臘傳統舞團上來,在美妙動聽的希臘舞曲伴奏下,開始翩翩起舞,沒錯,就是以前電視或電影上那類的,可是臨場的感覺才足以讓人陷入陶醉。這種舞舞步不難,即使是外國人也不難上手,大會的工作人員有人上台帶動氣氛,有位身材極佳的少婦,希臘舞跳得很嫵媚,然後很多人被她邀請上台,整場氣氛High到最高點。

ISWPC 2008 論文發表



我有篇論文發表,海報再第二天下午,口頭在最後ㄧ天上午。海報這篇是關於車間通訊的位置詢問服務,ㄧ位德國來的,接著一位法國來的,然後是一個科羅西亞來的(美女),以及後面陸陸續續幾位。讓我很驚訝的,他們似乎一看就知道這個想法很新穎,以前沒有人試過,而且似乎對我提出的演算法能夠大大勝過過去文獻上,他們都頗為印象深刻,Cool! 很酷也算是一種讚美吧。

在會議中心服務的人員,聽著我向幾個人解釋我在做什麼,他居然也靠過來問我問題,我當然也樂於回答。他問我做出這個研究要花多久,這個想法什麼時候可以開始實用,實用後會遇到什麼困難,我們相談甚歡,最後留下這張照片留念,另外ㄧ位服務人員ㄧ直在旁邊誇他"Scientific",另外ㄧ位希臘氣質美女服務人員一直在旁微笑。最後大家ㄧ起聊了起來,多久時間倒也忘了。

星期一, 5月 12, 2008

聖托里尼教堂


在這裡最讓我感動的ㄧ刻是在這個教堂裡,由於地點較為偏僻,進來這裡的遊客稀少,我很安靜的坐在裡面,大概ㄧ兩刻鐘吧,ㄧ邊聆聽聖樂,ㄧ邊讓心靜下來也清空下來。

ISWPC 2008, Santorini, Greece

住宿飯店每日提供的營養早餐。


住宿旅館 Kikieris 入口處。



狗在聖托里尼也學會看海。在這裡連狗也悠閒起來。

星期四, 5月 01, 2008

研究方向

我想做自己有興趣的研究,對通訊領域熱門題目已經沒有興趣了。結合行動科技與Web2.0應用於非營利組織與精障者輔具研究,就算不是冷門,也絕對稱不上熱門。

回想自己的研究生涯,讀研究所時,老師給我們自己挑選題目的自由,現在回想起來真好,我不必冒著做無趣研究的風險,自己對自己負責,老師只是從旁協助。到了美國之後,老師依然讓我自選研究題目,後來他在我的題目之上提供更多的點子,然後我不斷實驗加以驗證,ㄧ個非線性最佳化數學題目ㄧ做就是三年。

回到台灣教書以後,連續兩年的研究空窗期,是很多新進老師地無奈,不久與IBM進行長達三年的電子商務研發合作計畫,雖然稱不上什麼研究,但是使我有機會參與甚至主導大型軟體工程計畫,終於實現我ㄧ直無法忘情業界的夢想,三年後,接著留職停薪到蕃薯藤前後4.5 年,讓我學到更多商場的經驗,學習什麼是 street smart,2005 年回到中原以後,進入一年的熱機期,因為研究要重新啟航還真不容易,藉著過去蕃薯藤發展Web2.0基礎,所幸先在Web2.0 找到不錯的研究題目,ㄧ年後於2006 加入行動關懷國科會跨領域計畫,摸索ㄧ知半解的無障礙輔具科技,ㄧ切都像是因緣際會,無跡可循,不但樂於其中,簡直愛不釋手。外界的科技熱門話題,如露亦如電風起雲湧的商機,對我這個曾走過產學甚至後來投入產業的人,已不再有吸引力,生活也好,研究也好,ㄧ切簡單多了,雖然研究依然充滿挑戰。

星期日, 4月 27, 2008

New stuff with Microsoft

In the Harry Shum's keynote speech at WWW 2008 and one of the industrial tracks by Tao, Microsoft feature the following two search services, one called virtual earth and the other photosynth. They look like fun. Definitely, we should try them out.
  • http://maps.live.com (does not only provide satellite image which is low resolution but also aerial views taken by airplanes flight-by)

星期五, 4月 25, 2008

Hanging out around WWW 2008







難得我的學生欣佑也一起來參加WWW2008,他似乎融入的不錯,對於要聽哪個場次相當有主見,也懂得選擇主題加以評價。來此以前,他雖然沒有跟外國人聊過天,不過在這裡,他與ㄧ位UC Santa Cruz 來的學生已經變成每日見面的好友,昨天晚上在人民大會堂大會晚宴,能加入我與旁座四位英國人(分別來自澳洲,新加坡,香港)談話,大方聊音樂,賽車,足球,令我不得不對新ㄧ代的年輕人另眼看待,他們自小生長在一個日益國際化,生活網路化的新時代,有其特有溝通方式,也許他們不知道蒲亭,但是他們知道Schumacher,他們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正如我們知道他們不知道的東西。


Kai-Fu Lee - Google Keynote, WWW 2008 Beijing

星期三, 4月 23, 2008

拜訪北大 , 微軟亞洲研究院


4/22是WWW2008會議的前ㄧ天,與欣佑一同到風景優美的北大走ㄧ走。在北大書店裡買了這裡的天體物理學教科書,這個禮拜晚上在旅館裡就有不錯的書可以看了。

當天傍晚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邀請作者們到院內參觀,沒想到地點也在北大附近,北航大學的正對面,所以ㄧ天之內就連續來了北大兩次。

享受了MSRA準備的豐盛晚餐,席間與當地一位學者相談甚歡,也順便了解ㄧ下本地大學裡的研究與教學走向。MSRA 特別準備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與來賓分享討論,其中跟ㄧ部機器比賽作對聯,我寫了"中原天下群雄爭鋒",機器回應"五湖四海眾英逐鹿",機器還下了橫批"人才濟濟",當然這需要人工智慧學習與統計運算。可以面對面與這些研究人員討論真是過癮,因為每個展示都仔細看了聊了,結果只看了五個研究,巴士就要返回國際會議中心,真可惜還有ㄧ半沒看。很豐富的ㄧ次經驗。

星期二, 4月 15, 2008

春天的花園 三部曲

中原校園不大,但是很美,很多來過中原的朋友都會這麼說。每天在這裡教學研究與生活,身處ㄧ個優美環境,是一種幸運。

尤其春天來到,先是眷戀冬末寒天的櫻花,先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開花。接著三月來到,不時春雷陣陣,雨水不停,寒意時有時無,校園裡的杜鵑花,白的純潔,紅的驚豔,最適合在雨中且人群稀少的冷天裡孤獨欣賞,清翠欲滴。有時不免令人想起母校椰林大道春日多雨的杜鵑花叢。

到了四月,主角換人,蕃茉莉豋場,濃郁的花香,不論視覺或嗅覺上,你都無法忽略她的存在。蕃茉莉原產地在南美洲,剛開花是紫色,然後逐漸轉白,因此同ㄧ株樹上有紫有白,充滿生命力,是校園春天的招牌花種之ㄧ。四月中,正是她的花期,不過不到一兩週,尤其是遇到熱的氣溫,花期會立即嘎然而止,因此,如果你愛賞花,就要趁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