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月 08, 2012

創造美好的使用經驗 從體貼開始



Apple 一路從iPod, iPhone, iPad 一時的成功,讓我們看到關鍵技術固然重要,但使用者互動介面更加重要,使用者互動介面是創造使用者經驗的關鍵,事實上,我們現在掛在嘴邊的"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一詞,就是從Apple 公司出來的。如果有好的技術,卻無法提供好的使用者經驗,產品就會失去價值,就算免費送人,別人都不要。

八零年代,美國人喜歡開美國車,林肯,凱帝拉克,雪佛蘭,到了九零年代以後,日本車開始捲席美國市場。日本車重視使用者介面,是重要一個原因,美國工程師的設計理念是"我告訴你,這就是車,使用它,或適應它",日本工程師會去問使用者的需求,"告訴我,甚麼是車,哪種車,你會愛上它"。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年美國車沒有咖啡架,一煞車,咖啡噴得滿車,日本車總是有飲料架,可窺一斑。

當今的軟體工程概念,有所謂的Beta測試,產品在正式上市(Generally Available, GA)之前,會找一些關鍵用戶來測試,找出重要的缺失,做最後的微調。可是這跟"參與式設計"(Participatory Design, PD) 仍相去甚遠。在PD的概念中,使用者不是產品上市前才請來測試,而是一開始就是設計團隊的一員,整個產品生命週期都在設計迴圈裡面,田野體驗,提出需求,過濾優先序,協助概念驗證,雛型試用,無役不與,就是要確保產品上市時,使用者會說"對,這正是我要的。",產品可以創造出美好的使用者經驗。

注意到了嗎? Google Docs Excel 沒有儲存鍵。幾年前,開始使用 Google Docs Excel ,文件打完後想要儲存,卻發現沒有儲存鍵。原來,只要打進去的內容,Google Docs Excel 都立即儲存,用完後直接離開就可以了,不必再按儲存鍵,真方便。萬一,這次打進的只是草稿,事後想洗掉,沒關係,只要使用版本回復,就可以倒退回去先前的 版本,使用者不必擔心。儲存是古老的電腦設計概念,自有計算機語言就存在了。今日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時代,其實"儲存"鍵是多餘的,使用者直覺認為打字進去的內容,電腦不就應該記住嗎? 停電,斷線,被登出應該都無礙。Google Docs Excel 驗證了這點。 使用者大多認為如此,不過大部分電腦工程師仍然沒注意到,有時打了半小時的出差報告,接個電話回來,已經time out被登出,而且系統居然沒有存儲剛才打的資料。

工程師還沒當上工程師以前,也是使用者,只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要設計好的使用者互動介面,讓產品有機會創造美好的使用經驗,除了微積分和工程數學等專業科目外,是不是要培養工程師有體貼的心? 體貼的心,有些是天生的,大部分卻需要磨練,近幾年來,很多大專老師投身服務學習,或許正是因為看到這點。

繼續閱讀

星期六, 1月 07, 2012

101.2.6(一)~~101.2.9(四) 中原大學-身心障礙體驗營


101.2.6(一)~~101.2.9(四) 中原大學-身心障礙體驗營: 張老師深信學生的輔具專題需要結合身障與社工,才能跳脫實驗室的限制,真正貼近使用者需求,這使他自然聯想到結合服務學習與輔具科技的可行性。學生團隊每 年參加為期五天的身心障礙體驗營,以及每月跟隨社工進入餐廳廚房,醫院,加油站,與精神障礙者一起學習工作,並且多年來不斷往返北高,深入高雄...

活動相本
第一天 心生活協會,陽光基金會
第二天 家總
第三天 盲人重建院,聽障協會
第四天 喜憨兒

星期五, 1月 06, 2012

場域應用與服務設計- 願力量與你同在


服務學習是一種行動式的學習策略,從田野回來之後,學生反思(
reflection)從這些行動中領略的意義,服務不再被定位成一種課外活動,因為經過反思,服務正式被放入學習迴路中,服務不但不會消耗學生學習的精力,反而與學習彼此獲得能量,互相生生不息而壯大。

以服務學習做為教學策略的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超越"我在教skype","我餵食發展遲緩兒"這些表象的描述,深入這些行動背後的動機與意義,引導學生從這些行動中進行反思,從"我在教skype"變成"教skype讓我了解網路通訊的重要,學到如何活用訊號壓縮",從"我餵食發展遲緩兒",學到"我餵食發展遲緩兒,讓我學會輔助科技中User Interface Design的重要性",讓我們學生藉由反思獲得進一步的[電子]專業的成長。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星期四, 1月 05, 2012

願創意智慧叫好又叫座

今天參加了一個創意人才培育座談會,談到製造業前景黯淡,還有"四大X業","兩兆XX"等等不能說的秘密。未來台灣如同美國日本,邁入服務業,講究創意是老生常談,大家也沒甚麼爭論,問題是如何去做。

台灣與韓國,有兩個共同點,一是拼論文,也就是令人又愛又恨的SCI/SSCI,台灣教育部在去年公布頂尖大學時,甚至把論文數視為一種政績,韓國一些國立大學也不遑多讓,直接把該校教授累積SCI/SSCI論文數字,做成學校首頁上的動態計數器,每分鐘更新一次。另外一個共同點,是學生們爭取red dot/ IF 獎項,去年台灣在 red dot 得獎數與韓國幾乎並列世界第一,台灣孩子的創造力,當然無庸置疑。

論文也好,紅點大獎也好,雖然不一定有多了不起,也不能說是壞事,不過如果這些智慧產出與民眾生活福祉,國家科學水準,產業基礎實力脫鉤,漸行漸遠,就不太妙了。最近這幾年,台灣學子,甚至一些大學教師,開始瀰漫一種"韓"流憂慮,主要是韓國不僅能出論文,端走一堆紅點大獎,同時在產業表現也可圈可點,三星已經是Google手機最重要夥伴,韓國汽車從底層浮起,捲席美國市場,家電在第三世界勢如破竹,韓國擴張世界市場的表現令人不得不去注意。

反觀台灣,為甚麼論文數量,紅點大獎獲獎數表現令人刮目相看,然而產業並沒有因此得到太多助益。以前個人借調到蕃薯藤那幾年間,公司的口頭禪就是Monetize,公司這麼多員工寫了這麼多專文,畫了這麼多圖像,寫了這麼多支程式,問題是如何換現金賺錢,畢竟公司不是大學校園,沒有收入大家就得回家。

如何從教授的論文與學生的得獎這些智慧創意Monetize,已經不只是個人生計的問題,更是與上述民眾生活福祉,國家科學水準,產業基礎實力息息相關。美國與德國早已發展出商業模式,問題不大,甚至連對岸的大陸也已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台灣的智慧創意產生叫好不叫座的處境,還真蠻特別的。

在我看來,教授的論文與學生的得獎,無法成功Monetize,最大的關鍵是教授。想一想,大部分的教授當教授以前,是博士班學生,在早一點,是碩士班或大學部學生,拿到學位以前跟產業是絕緣的,當上教授以後,拼命寫論文拼升等,繼續與產業絕緣。儘管大部分教授教出來的學生未來是要到產業工作,可是很多老師卻從來沒到產業工作過,產業真的有那麼trivial,trivial到連沒待過產業的老師都可以培養出產業需要的人才嗎? 會不會太神奇了,或是根本有人太高估自己了。

找到關鍵,改善才有可能,無論觀摩德國師徒制,或是美式的教授產學兩棲制,或是走出台灣自己的特色,重點是要發現盲點,走出盲點,否則再多的論文,再多的獎項,就能叫好又叫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