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12月 31, 2011

我看大學行銷

這幾年因為少子化的擔憂,許多大學面臨招生不足的壓力,大學行銷有日漸抬頭的趨勢。除了常見仿照商業手法與借用大眾媒體做為宣傳管道,另一個較不為人知的就是教授投入行銷。有些學校,實施教師招生配額制,試圖挽救逐年下修的入學率。有些大學,教授走入高中,美其名為生涯輔導,實為為校宣傳。大學教授願意放下身段到校"生涯輔導",高中大多樂於接受配合,一唱一和,逐漸變成一種常態。

教授該不該投入行銷,對有些學校來說,是無從選擇的責任,對有些名星學校,招生從來不是問題,太多人報考才是問題,相差有如天壤。

大學或許不需自命清高,也不需將行銷視為罪惡,但行銷不屬於大學。我認為大學最珍貴的就是學習與研究的氣氛,友善的校園。大學本身有她必須面對的競爭,學術上各校爭相露出,研究上代有才人出。對學生來說,提供好的老師,課程,學習空間,無非就是最重要的。如果能把教學與研究做好,就是最好的大學行銷。拙劣地仿效商業行銷操作,或是教師走出校園生澀地招募未來學生,實無太大意義。

孫子兵法有一句:不戰而屈人之兵,不正面迎敵,是為上乘兵法。真正的廣告,看不出是廣告;同樣地,看不出是行銷的大學行銷,才是真正的行銷。

星期一, 12月 19, 2011

開放軟體

微軟公司的dreamspark方案,提供學生在校免費使用開發軟體,中原大學的學生出席代表是我推薦的,所以我知道微軟一直大力推這個東西,微軟希望所有學生僅只於使用他們公司的軟體,出社會以後,老闆不得已只得買給年輕員工用,微軟目的就達到了。站在教育立場,老師不會隨之起舞,事實上我也不會主動鼓勵學生使用特定商業軟體 。

今日世界上每個軟體,不可能只是一家公司一個團隊的心血,如果沒有計算機科學的先驅,例如Alan Turing, Ken Thompson, 以及今年十月剛過世的Dennis Ritchie,沒有無數科學先驅慷慨的知識分享,哪來今日商業軟體的蓬勃。商業公司將軟體視為私人財產,無止境擴大其商業利益,只是凸顯其無知與自大,不足取法。

理想的軟體發展模式應該是開放軟體open source,自由分享,妳運用別人的軟體,智慧產出也同等分享出去,讓知識滾雪球,社會才會進步,貧富差距與數位落差才會縮小,知識並不是給有錢人獨享的,這些偉大的先驅並沒有說窮人止步,無論貧富,都有權享受溫暖的智慧冬陽,照亮無知的黑暗。

星期日, 12月 11, 2011

(天地中原校刊) 賀!電算中心張耀仁主任榮獲桃園區域網路中心傑出人員表揚

1999電話客服滿意度高 電算中心張耀仁主任榮獲表揚

中原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自2010年5月起率先建置1999電話客服中心,大幅提升服務品質,張耀仁主任領導有方,因此榮獲「桃園區域網路中心(TANet)傑出人員」表揚;張主任為本校與台灣學術網路發展盡心盡力,實屬難能可貴!

繼續閱讀

星期五, 11月 25, 2011

 報名參加 12/7 張耀仁老師專題說明會

地點: 電學517 (實驗室)
時間: 7:00~8:00 pm
主題: 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與工作提示輔具科技介紹
報名: 座位有限,事先報名者優先入場(請在下方意見區報名),歡迎電子系大三大二同學參加。

主持人
  • 陳彥儒
講者
  • 魏子崴
  • 蔡佑佶
  • 黃柏樵
  • 劉芳琳
Q&A

1. 想找張老師作專題,可是程式基礎不夠怎麼辦?
答:
建議選修系上程式語言課程,例如 Java(王佳祥老師),C++物件程式設計(劉宏煥老師),C(鄭立德老師),網路系統設計(張耀仁老師)

2. 我可以一個人單獨作專題嗎?
答:
張老師的專題團隊都是兩人一組。

3. 我如何選擇專題題目?
答:
當天每位研一簡報五分鐘之後,立即進行研一與專題生面談,自由配對 ,研一挑選未來一年的合作專題團隊 。每隊兩人,每位研究生至多招收兩隊。

4. 說明會當天我有事不能來,怎麼辦?
答:你可以請你的未來夥伴來聽取說明,回去轉述。或是你可以另外找時間到電學517與研究生自由交談。

5. 想跟老師作專題,還需要注意什麼?
答:可以參看老師寫的專題生園地

星期日, 11月 13, 2011

行動參與 跟非營利組織學習

五年前偶然開始參與身心障礙非營利組織,這一路走來,無論是學生,特別是我自己,彷彿開啟另一個人生,本來以為人生就是教書,研究,論文,寒暑假,但總是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了參與之後,加深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尤其與身心障礙者的接觸更是給我全新的體驗與感受,如果沒有親身參與,這種接觸必然只是短暫且不深刻的,有社工就服員的專業作為後盾,她們願意付出的心作為明燈,讓我和學生們在這條路上勇敢而無懼,更因此看到人生新的可能和意義。開授這門課,讓更多同學有機會跟老師一樣,從助人中得到真正的快樂,生命中每天充滿熱情。

感謝就服員們帶領中原這群學生走入生活場域,在歡樂的氣氛中貼近身心障礙者與大眾交織的世界。因為我們深信,無論身心是否障礙,都享有同等的尊嚴,我們也深信,唯有每個生命都能過得好,我們才能真正過得好。你們像一座橋,透過真實的行動參與,協助學生跨越疏離,讓他們有機會體認校園外的世界,提供心靈必要的養分,讓年輕的生命得以真正成長。

星期日, 10月 16, 2011

波特小姐

我太太是兒童繪本愛好者,耳濡目染之下,我自然也知道碧雅翠絲·波特(1866~1943)就是彼得兔的作者。兩年前,我看了"波特小姐"這部電影,讓我驚訝的是碧雅翠絲用她創作繪本的所得,畢生在英國蘇格蘭湖區(Lake District) 陸續購置了4000英畝土地,使湖區免於商業開發,碧雅翠絲並以土地信託方式,無私的將湖區贈送給全體英國人民,這塊土地後來成為英國湖區國家公園,生態和美景受到永世的保護。土地信託這樣先進的概念,居然早在國家公園思潮興起之前,不得不由衷佩服這位波特小姐。

實驗室兩位研究生下週將啟程前往蘇格蘭發表論文,無論旅程是否會經過湖區,我想到提筆跟各位分享這位波特小姐的故事。


星期五, 9月 02, 2011

三度拜訪風信子



第三次訪問風信子協會,對我來說,風信子像一個聖地,每次來都是帶著虔誠的心。在這裡,我的心得到釋放,找回踏入輔具研究的初衷。

大家參訪整個農場
接近土地,認識有機栽種方式和各類蔬菜
小許也分享風信子服務理念
以及精神障礙夥伴們與工作人員的互動點滴...付出是快樂 也是負擔 會疲憊 也會再次充電完成

真是感謝淑芳來回與小許執行長確認會晤行程,又慷慨贊助一桌
瑞華協助預定美味又實惠的中餐與輕鬆的用餐環境
三位辛苦的開車人英哲,銘佑,與小雨 (那樣的山路車子沒刮傷真是高竿啊)
每位夥伴們熱情的參與,真是一趟豐盛的心靈之旅!



星期四, 9月 01, 2011

服務學習 箇中三昧

服務學習是從專業出發,思考如何以公民參與進入場域,營造更為貼近人群的情境,透過服務進而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學生從做中獲得專業成長與服務倫理。

我想提供三點心得,闡述服務學習的內涵。

1. 老師帶領
老師參與是服務學習成功的要素,如果不只學生進入場域,老師也能從幕後指導走進服務現場,那麼可能會發生更多的故事,遇到更多的感動。服務學習是學習策略,學習需要引導,如果老師能與學生一起進入現場,社區就會是教具,社會就會是教室,被服務的對象也會成為我們學習的對象。

2. 誰需要服務
被服務的對象真正需要什麼? 課程內容能夠解決他們的真實問題嗎? 還是我們已經預設科技立場,是我們在社區創造問題? 隨時檢視自己,確認是我們服務,而不是他們為了讓我們"服務",到處張羅號召,到頭來其實是他們服務了我們。
心得分享: 為精障服務 或接受精障服務

3. 氣味與樂趣
服務學習不是物理現象,它是化學變化。服務學習與其說是用教的,不如說是用薰陶的。建議老師多重視營造服務學習的氛圍,散發服務學習的味道,週遭的人無論直接或間接參與服務學習,都可以感受到有些事不一樣了。老師的特質很重要,老師不斷藉由反思而成長很關鍵,保持樂趣是持續做下去的動力來源。
心得分享: 服務學習是一種味道

星期三, 8月 24, 2011

生命力新聞: 中原大生協助精神障礙者重回職場


生命力新聞: 中原大生協助精神障礙者重回職場【記者張仟又/桃園報導】由中原大學電子系教授兼電算中心主任耀仁 ... 張耀仁在五年前獲得國科會計畫委託,進行助人科技研究工作,

開始參與身心障礙非營利組織。 ... 舉個例子來說,當在與精障者相處的過程中,如何與他們溝通就是一門 ...



星期一, 8月 15, 2011

為身心障礙者服務 或接受他們服務

閱讀王增勇老師的文章,他提到1965年美國通過老人福利法(
Older American’s Act),被譽為老人福利的里程碑,十四年後美國社會學者Carol Estes(Estes, 1979)發表「老化集團」(Aging Enterprise)一書,抨擊老人福利法實施後,已然形成一個以老人為生的龐大集團,以專業、學術研究、與服務提供業者三者交互建構而成的利益共生體,成為老人福利法下最大的受益者,而這個集團口口宣稱矢志服務的老人則淪為「被管理與噤聲的對象」

我們實驗室從事精障科技研究超過五年,不少學生因而畢業甚至出國獲獎,有的學生研一就發表了論文,等著畢業,有的專題生因而甄試國立研究所或本校成功,老師本身也因從事研究升等。這些其實都很好,不過別忘了我們的初衷是為精障者服務,讓他們有機會因我們提出的科技,提升生活品質,重拾工作機會,找回生命尊嚴。從上述美國的例子,我們必須小心身為學術研究者可能變成既得利益者,表面上從事精障研究,從而提出畢業論文,試問內心是否真正願意貼近精障者,用心解決他們的問題? 到底是為精障服務,還是精障在服務,值得每位同學時時深切反思。

最近我很高興看到有同學不問論文題目,也不在乎做的已是發表過的科技,自發專注協助精障者/特教學生在場域如何活用這些科技,協助服務者與精障者/特教學生排除遭遇的技術困難,這樣的精神,是我們實驗室最珍貴的。


星期五, 8月 12, 2011

人生的動詞是 play

上個月與家人到南部出遊,入住一家旅館,大廳正好擺著一架鋼琴,想起以前在美國和歐洲的日子,很多旅館都會在迎賓大廳擺著一架鋼琴,有些旅人會隨興上去彈奏,整個空間驟然響起樂音,竟能如微風般撫平旅途中疲憊的心情。

我的古典音樂啟蒙老師吳伯厚先生,常常提醒我們,音樂的動詞是 play,也就是"玩",不是"吹"(雙簧管)也不是"拉"(大提琴)。那種像"玩"一般的自在,隨興的元素,常常是再現前人音樂創作時不可或缺的。我很少到國家劇院聽古典音樂,除了不敢恭維那些拍得只有天上有的沙龍照,也不太想浸潤在那種用盡力氣揣摩的音符。在美國留學居住那幾年時間,有時參加友人的聚會,主人的小女孩會彈奏家中的舊鋼琴以娛賓客,歡歡喜喜的輕彈,有點漫不經心的自在,偶而彈酸(sour)幾個音也無須重來,頓時客廳氛圍變得不一樣,心情放鬆了,賓主間的拘束也打開了,這是正襟危坐在音樂廳裡面也無法得到的享受。

昨天剛從慢味優閒的台東回來,到了松山一下飛機,馬上是另一個世界,捷運,高鐵,四周是精心穿著的人們,對照著我的草帽,短褲,和腳上的園丁膠鞋。競爭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想到當今的孩子要考上建中北一女,基測只能錯一兩題,甚麼時候才能夠把"玩"的權利還給孩子們,讓他們不只看到小心翼翼不出錯的神奇,也能體驗屢敗屢戰的勇氣,知道其實只要不放棄,錯有什麼關係。這時,心裡面又回憶起多年以前去作客主人家中的小女孩正在 play 鋼琴,不只她很幸福,我們也很幸福。

星期六, 7月 16, 2011

內有家犬 小心慢行



長大過程身邊都有狗,八年前不到一歲的妹妹,中止流浪來到這裡,成為家庭的一員,一路伴隨孩子成長,陪伴內人營造社區,幾次半夜中吠走竊賊,無數次安撫家中成員的心,有了母親,家就是避風港,加上了狗,家變成堡壘。

最近家狗因為吠了鄰居的親人,惹了一些事端。有人說狗有潛藏的野性,是不可測的動物。我們家的狗,長期觀察下來,其實深俱理性,行為也極合乎邏輯。例如,她不吠鄰居,因為經常進出,面孔熟了。她每天看到郵差必吠,原因有三,郵差從不試圖與狗建立關係,每天騎著一隻鐵獸(機車)入侵門前,未經許可用手觸摸家物(信箱),狗吠郵差,原因在此。後來,內人跟郵差閒聊,他有興趣與家狗和好,開始嘗試與狗建立關係,改用親切的聲音呼喊狗名,幾天下來,狗也成了朋友。

又有一次,一位鄰居罕見的老母來子女家中暫住,提著衣籃幫忙晒衣,家狗立即上前緊迫盯人,直吠不已,一時嚇到了老人家,只好出面賠不是。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家狗看到一個陌生人,從鄰居家中取走物品,二話不說向外離去,難道不該出聲阻止,忠狗好心沒好報,再添一樁。

每天與狗一同散步,很多路人見其可愛,都想伸手去摸,常遭家狗喝止,路人百思不得其解,狗不都是友善的嗎? 以家狗來說,你又沒報上名來(伸出手掌心,散發體味作敵我識別),又沒打招呼(妹妹好久不見!),就要伸手觸摸重要安全部位(頭部),家狗當然要立刻進入防衛模式,此乃邏輯必然性。

狗沒有面具,沒有偽善,心情外露,只要看耳是順服或警戒,尾巴搖擺或僵直,就可以判斷其是否友善。但狗也會欺負弱小,一旦人開始恐懼,化學氣味飄入空中,馬上會被狗靈敏的鼻子嗅出,下場可能不妙。總之,儘管人類生活越加都市化,狗依然普遍存在,牠被馴服的野性,提醒了我們亟欲掩蓋的野性,牠的忠純,可以喚起我們內在的良善,學習如何與天下的狗共處,就可以避免與狗交惡,隨處享受這種動物的天真與善美,增添生活的趣味,提昇生命的價值。

好人不會寂寞

就服員其實你像先知,像過去每一位先知,路途上沒有其他人的腳步聲,只有孤獨而行,勇敢追隨心中的鼓聲,屢次跌倒,屢次前進。

我很高興在人生路途上巧遇你們就服員,這也是一個『長出來的意外』,投入身心障礙科技研究以後,我也開始不時感到孤獨,就像今天批閱的研究論文,本應是極為熟悉的領域,讀來卻覺得陌生不再相識。但是另一方面,我也要質問,這些只存在象牙塔中,沒有人味的研究,意義在哪裡。

相信你的周圍,也有走得比較平順,比較不另類的人,但我相信,她們並不真正令人稱羨,因為你知道你的路雖孤單,但並非錯誤,你應該感到眾人皆醉,而你獨醒的驕傲,一種不需謙虛的驕傲。我個人相信,這也本該是社會的驕傲,台灣的共同資產。如果這個社會沒有像王增勇老師的良知,沒有像你們這群就服員的堅持,這個社會有何價值?

感謝就服員,你們不是用口才,不是用文字論述,而是用一步一步極其平凡的實踐,穿插一幕一幕極不平凡的美夢,這是我們欠缺不足,需要跟你學習的。我們師生從中經歷你的築夢踏實,跟著雀躍,也跟著顫抖,逐漸從感動而至覺醒。現在我們雖然漸漸不乏外界的榮耀肯定,但是內心的踏實與生命的開啟才是我們真正的喜悅源頭。學生幾天前接受校園記者訪問,提到如果不是大學時期參與這段精障科技研究,就不會像現在做研究這麼有意義,生活這麼開心無憂。

謝謝你用生命寫下歷史,像先知以明鏡照亮前方。如果沒有這段共同經驗,就沒有後來的徹悟,就算往後一帆風順,人生將何其庸碌。

離開體制以後,我們共同看到你的海闊天空,你的舞台更大了,你的影響力更遠了,我們為你七個月以前所做的決定喝采,也要給你拍手,加油,稱讚你的勇敢與堅持。

好人不會寂寞,好運會在需要時降臨。你的美夢,我們共同的希望。

星期一, 7月 04, 2011

用Pad看 TED

我對Pad沒有什麼需求,因為我是重度鍵盤使用者。觸控雖可以帶來全新的使用者體驗,讓人驚歎,但是對我來說,平板電腦生產力就是不夠,而且不想帶著一個這麼"巨大的"東西到處跑,還要小心翼翼地避免摔碎或遭竊。

如果Pad對我還有點吸引力的話,那就是用來看Youtube,特別是TED (Ideas worth spreading) 這些講者無論談創意,聊科技,看全球,都相當有獨特性,是我最喜歡看的網站。因為沒有Pad, 總是在電腦前觀看TED,要是有Pad 或許會方便多了,不過想想,每天在電腦桌前工作已經這麼長了,離開電腦,無論帶狗散步,種菜拔草,都變成一種享受,似乎也沒必要再掏出Pad,繼續與"電腦"共舞。

言歸正傳,已經買了Pad的人,極力推薦用Pad看 TED

ps: 很多TED演講都有中文字幕,有些新的可能沒有,不過順便練習英文也不錯。

張老師的碎碎念: 如何以英語正確指稱身心障礙者

身權會英文全稱~
Taiwan Association for the Employment Rights of the Disabled

當時我有些覺得不妥,不過後來請一位外國朋友看過,認為妥適,我就沒有堅持下去。

這次因為期刊論文發表,兩位國外特教學者特別指出,在當今世界潮流,已經不再使用the disabled(被動式),而應該使用第一人稱people who have disabilities 或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我引述其中一位學者的評論
please do not use the words, "the disabled"? current convention demands person-first language such as "people who have disabilities."

使用the disabled 並非文法錯誤,而是反應了身心障礙研究的當代思維,因為被動語句隱含一個主詞,例如the oppressed (受壓迫者)一詞,隱含壓迫者的存在,那麼the disabled(被去能者)到底隱含"誰"做了"去能"這件事? 父母,上天,基因,機率? 總之皆不甚洽當。

正如過去 mental retardation (智障) 一詞並無不妥,可是到了二十一世紀,美國Association of Mental Retardation 這個知名學術團體也不得不更名,採用較無爭議性的用詞 Intellectual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DD) 智能與發展障礙。

碎碎念結束。

衍伸閱讀
指稱身心障礙者
張老師的碎碎念: 我們如何專業地稱呼身心障礙者

星期日, 7月 03, 2011

我台大電機同學現在做甚麼

大部分的父母老師都希望孩子學生念國立大學,最好考上前幾志願,研究所也要國立的,證明沒比別人差。但這真的有比較好嗎? 好多少?
再多的光環,也經不起時光的摧殘磨滅。1982當年以第一志願考進台大電機的甲組前100人,曾經和我同窗四年,現在跟一般人沒甚麼兩樣,在公司當業務,在台灣擔任公司主管或工程師,在公私立大學教書,開補習班,做投顧,在家待業,開會計事務所,在美國微軟擔任研發工程師,公司倒了正在找新工作...。其實跟我在中原二十多年來教過的學生畢業後的表現並沒有甚麼不同。
西方人常說 People don't care how much you know until they know how much you care. (直譯: 人們不在乎你知道多少,直到他們知道你有多麼在乎。) 一針見血,值得深思。
本系倫理學兼任教師李素楨教授提到超義務行為,那種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責任的人,或許不易做到。一般來說,被社會尊敬的人,不是學問好,學歷高,面貌姣好,或是財富滿貫的人,而是能服務別人,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人。

大家都在同一條船上

過去我在業界時,每三年至少做一次稱做 building a winning team
(建立一個成功的團隊)的訓練,做法是聘請國內頂尖人力顧問公司總經理,公司高階主管們找個放鬆的地方,週末齊聚一堂,一日訓練費用雖高達十萬(打折後七萬),不過大家都覺得很值得。你會發現,原來大家雖同處一家公司,對公司願景看法卻人人不同,對共通議題的優先次序更是大異其趣,我們還真懷疑大家真的是同一家公司的嗎?透過開放式討論,成員選擇最自在的方式在團體中表達意見,再次對焦,再一次凝聚,團隊體認到內部彼此信任的重要性,那種感覺,現在還依然記得。

星期五, 7月 01, 2011

歸我們的就用心珍愛它

隨著年紀增長,我越來越不習慣說再見,因為才剛說完再見,兩小時後email就來了,到底是再見了沒? 校園每天見面的人,有些卻無從往來,比驚鴻一瞥的陌生人更陌生。再見的界線好像亂掉了。

自從病後初癒,覺得人生離死別多麼自然就發生,只是人善自多情罷了。珍惜當下的親人朋友,就好像明天他們就要離別,就好像自己也要離去。不歸我們的就把它放下,歸我們的就用心珍愛它。

星期二, 6月 28, 2011

服務學習是一種味道


(攝於黑手那卡西就這麼辦演唱會)

這幾年有個感受,服務學習要成功,讓學生打從心裡投入,最重要的不是服務模式,不是課程設計,而是老師本身。老師以身作則,本身散發著服務學習味,學生才會感動。當今學術體制錯綜複雜,師生關係快速變遷,服務學習好像一隻領頭羊,帶我們回到柏拉圖的時代,學子嚮往的是老師的人格與風采,更勝於老師的學識淵博。

星期日, 5月 08, 2011

是需要 還是慾望

我有一位學生,家境小康,他自從9年前買了第一支手機以後,就沒有再換過,目前手機已經斑駁不堪,膠帶纏了又纏,問他為什麼不想換支新的,他說功能跟新的一樣可靠,不需要新的。

兒子去全人中學後,給他買了一隻手機,上山攀爬下海衝浪,整個烤漆掉光了,表面像月球,還泡水過七八次,可是到目前為止依然性能奇佳,他反而把這是老手機當成夥計,每次帶著上山下海,不捨丟棄。

其實,我教過的學生當中有三位目前在手機大廠擔任工程師,他們給我的建議是手機功能越少越好,最好連照相功能都不要,因為所有講電話之外的功能,不管是聽音樂,拍照攝影,上網或下載,都會影響手機接通與音質,而且更耗電,難怪一支上萬元的手機接通品質還比不過2000元的陽春手機,待機時間也不如。

iPad,小筆電,其實都是玩具,只因筆電市場飽和了,廠商挖空心思想出的新花樣,但是中看不中用,買過用後的人不少已經後悔,私下抱怨但不肯公開承認。現代人的心靈大多空虛,以追逐明日的流行虛榮來療癒今日的夢幻泡影,一場空去換另一場空,無盡的流轉。

其實,人間最美的東西,都是原始且免費的(出自梭羅,All good things are wild, and free.)。春天撲鼻的桂花香,樹林裡的松鼠飛奔,初夏穿過屋簷的陽光,私家菜園長出的歐洲萵苣,偶爾被火車聲劃過的寧靜,遠遠勝過五星級泳池度假村,十萬元的歐洲走馬看花。

繼續閱讀
生活享受與核電的省思 胡寶林(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

星期日, 5月 01, 2011

海外服務學習營 賴樹盛,楊運生用生命說故事

4/30老師參加了海外服務學習營,沒想到這會是一個如此不一樣的活動。

賴樹盛六年在泰緬邊境海外服務經驗,在講台上,他不用講稿,難民,地雷,貧困,直接用生命講故事,我們身為老師,可否也暫時不談教育,直接面對生命。

楊運生從事社會工作,關注遊民,曾被打縫了幾針,被踢倒在地吐口水,依然繼續服務遊民,到底是哪一種生命勇氣,有如此大的支撐力量。

如果一個人,可以歷經這些,還有甚麼不能接受的挑戰,真正活過的生命,真好。

全人紮根 自主學習

教育有沒有可能跳脫升學,就業? 分數不高就代表學生沒有出息嗎? 學生念書只是未來找個高薪的工作嗎? 我想不是這樣子的,年輕一代面臨跟我們20~40年前不同的環境,那時候,學歷就是一帆風順的保證,每人一片天,個人埋頭努力就會成功。現在世界顯然不太 一樣了,現在有Internet,Google,有iPhone,有WTO,公平貿易,地球暖化,現在不少學生就學期間已經有經濟壓力,打工賺學費,學生提早接觸社 會,台灣也正面臨一個要從資本密集,以製造為主的國家逐漸進入一個智識密集,以創造力和服務業為主的未來。年輕的一代面臨全新的挑戰,他們需要克服的困難 已經不是把那幾本教科書讀好,乖乖在教室聽講,期中期末考得讓老師滿意窩心就足以應付了。

大學生不像以前高分考進來,表示他們沒有把全副心力用在念書,或許他們高中時貪玩了ㄧ些,忍不住多參加了ㄧ些社團活動,或是四下無人時多讀了幾本小說,也可能心愛的模型飛機 玩得過火了ㄧ些,以致於沒有如父母師長所願,考上一個世俗眼光中更好的大學。跳脫世人思維,這些孩子看來反而是寶,因為他們沒有完全被升學主義馴服,只為分數至上的生活而活,他們仍保有一份自我,ㄧ些人味,還沒定型,還有很多潛力尚待開發,在我看來,他們正是大學夢寐以求的學生。分數不過是一種指標,如果 把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好奇心,不順從的心全部加起來,這樣的學生絕對是很棒的,如果從這些地方來欣賞他們,會發現他們實在很優秀。

唯一讓我為他們感到可惜的是,他們之中有些還不知道自己的好,也跟著別人用老師,家長,社會的眼光將自己歸類為失敗者,沒有去發掘自己的優點在哪裡,沒有給自己一個適性發展的機會,繼續用別人的標準來過活,因此活得沒有信心,繼續畏縮而不敢有所做為,如果他們真的沒有看清這點,繼續埋沒自己,那麼別人對他們的輕視,恐怕遲早就會成真。

很慶幸全人是多元發展的,不跟著別人走。想給孩子一個成長的空間,不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孩子,讓孩子放心尋找ㄧ個適合自己的目標,用最多的好奇心去百般嘗試,練習放大格局往大我著想,然後用心去投入,試試看。給孩子用不完的機會,尊重孩子未來想怎麼走。不讓別人決定孩子未來,而真正想做的卻從未開始。希望孩子找到可以綻放熱情的領域,做最好的自己。

學校就該像森林,多樣有朝氣,像孩子的夢奇地,探索每種別人眼中的不可能。全人並不完美,但全人至少蘊含很多可能。

星期二, 4月 19, 2011

一則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的小故事

一位年輕有為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獲獎之後,很快受邀到美國普林斯敦大學任教,從歐洲來大學報到的時候,校長親自接見。他馬上藉機跟校長說,我是不教大一物理的,那連高中老師都會教,我只想教研究所裡面最艱深具挑戰性的課程,像是量子電動物理學。校長回答說,當然當然,我相信你再過20年後,就有資格教大一物理了。

星期三, 4月 13, 2011

參觀施明煌喜願麵包坊之後


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促進協會與中原大學師生一行十人,於四月十二日到施明煌喜願麵包坊參訪,希望有機會將喜願模式引入庇護工場與競爭性職場,因為我太太長期參與主婦聯盟地區營運,所以施明煌跟他喜願麵包坊對我並不陌生,喜願多榖田園麵包或是紅酒桂圓麵包是我經常的早餐。喜願麵包坊是一個浪漫的冒險,從一個工業工程出身,歷經貿易公司副總,看到這樣一個社會企業的成功更令人欣喜,台灣需要更多這樣感動人心的企業。

運用冬季與農民契作小麥,多年耕耘邁入規模種作,更是社區支持型農業(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寫真,我太太馬上想到報知哪些喜歡烘焙的朋友,改用喜願中筋麵粉,支持我們的農民,支持友善對待我們的土地,食材是美味的起點,有了這麼短食物里程的麵粉,當然才有更美味的麵包。

要跟施先生抱歉的是,我們不會去研發驅趕小鳥的電子設備,我自己是都市鄉巴佬,自己種兩坪大的菜園,用的是自然農法,樸門農藝,不作單一作物種植是我無可救藥的浪漫,卻也減少了鳥蟲吸引,再者,我樂得跟鳥蟲分享我的作物,每天吃自己做的萵苣生菜沙拉,想到不知名的鳥蟲也跟我吃了等量的生菜沙拉,不禁心中一陣欣喜。

星期二, 4月 05, 2011

拜訪木匠之家

春假前與許政行老師共同前往拜訪之後,得知木匠的家獲得台灣大哥大寬頻贊助成立社區電腦教室,將提供新移民,身心障礙,清寒電腦基本技能訓練課程。為了協助木匠之家籌建社區電腦教室,中原大學電子系4/9星期六早上10:00拜訪木匠的家

集合地點:木匠的家
地址:桃園縣中壢市中北路二段387號     
電話:03-4683836

經過與劉總幹事會商之後,
未來協助事項如下
1. 提供申請校內除帳二手電腦公文範例 (已完成)
2. 協助未來開設社區電腦教室 邀請大學生擔任講師助教與課程規劃
3. 提供電腦與網路規劃諮詢 (進行中)
4. 協助爭取外部資源 (進行中)

邀請大家給予支持協助,隨時提供好點子

木匠的家需用設備如下(歡迎捐贈二手品項)
筆電
桌機

不建議提供過舊規格電腦,以免經常故障造成非營利組織的負擔,建議電腦主機板至少P4且支援SATA硬碟介面,大致5~6年新的電腦較為合宜。

意者請送到木匠的家(註明 捐贈作為協會建立電腦教室之用)

5/10~5/13服務學習招募志工 請踴躍報名 (木匠的家電腦教室創立計畫)

星期四, 3月 31, 2011

演講---脆弱也是一種力量 (Brene Brown教授)

讓我們脆弱的,也正是使我們美好的.當我們願意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我們將比昨日更勇敢.當我們面對自己的脆弱,我們將更有同情心.

一場讓我感動的演講,分享給大家
演講---脆弱的力量 (Brene Brown教授,英文演講,中文字幕)

星期五, 3月 25, 2011

在大學 怎麼學

最近一群關心教育的朋友,聚焦在大學開授核心課程的議題,到底開授國文,英文,數學這類核心課程時,該不該更嚴格要求學生?

我同意國文,英文,數學這類核心課程對成年人是需要的,而且有助於生涯發展。但是現行的做法,有沒有改善的空間? 好比我們知道,維他命C對大腦極為重要,大腦必須有足夠而且恆定的維他命C濃度,運作才能正常,同樣的,我們也知道維他命B群對身體有多麼關鍵,但這不代表說我們最好每天來顆維他命C錠,然後再來一顆維他命B群,因為吃一顆番茄,一粒蘋果,這些維他命就一次到位了,而且還不只這些,其中有更多有益人體的營養份。

所以我常常在想,有沒有不同的教學設計,不僅能讓學生愛上學習,而且養分一次到位。比爾蓋茲在美國設立了未來學校,老師學生們協助重建更新貧窮社區,從規劃到執行,與居民反覆腦力激盪過程中,培養了圖表,語文與口語表達能力,計算雨水蒐集,無形中練就了工程數學,大家緊密合作,養成團隊運作的經驗與領導能力,而走出自己生活圈,看到大我,不正是培養國際觀最好的機會,這一切,難道不如學生整天坐在教室裏,八點上英文,十點上數學,下午上國際關係嗎? 正如吃一個蘋果,會輸給吃各種維他命丸嗎?

零碎的知識,不足於養成全人。正因為看得到成就,看得到改變,看到寬廣的視野,所以學生激起學習動機,喚醒內在的使命感,觸動源源不斷的熱情和無可救藥的樂觀,一個老師的任務不正是如此嗎?

<推薦閱讀>

星期五, 3月 11, 2011

星期四, 2月 24, 2011

生命可貴 讓大學生少騎機車的方法

謝謝胡老師帶領同學們腦力激盪,有一組同學(尤伯誠 張凱伊 張明資)已經提供讓大學生少騎機車的十個方法
  1. 提供愛心腳踏車
  2. 新生註冊就送腳踏車
  3. 減少機車位
  4. 增加公車班次
  5. 獎勵學生設立單車俱樂部
  6. 選拔自行車青春大使
  7. 校園設立單車專用道
  8. 管制機車進出學校周圍路段
  9. 提供特約深夜安心計程車
  10. 提供自行車里程獎勵方案
相信你也有好點子,那就po上來吧。

另外,三月三日上課時,將進行服務學習任務分組

星期一, 2月 14, 2011

不偏重效率的教學 成就世界最好的學校

劍橋,牛津是舉世聞名的大學,可是他們教學活動主要是透過小組討論,每個學生一周大約四次,每次依據選修科目,或是獨自一人,或是兩三位同伴,一起和一位老師或博士班研究生討論。討論前必須先完成一篇小論文,或是先做完指定的作業。在討論時,小組當中的學生們可以提出他們碰到的問題,遭遇的困難,或是提出自己關切的議題。

至於到教室裡面聽老師上課演講,反而被視為"額外的",因為主要學習內容已經在學生事前預習,每週小組討論,老師親自指導中完成了。當然這樣的教學方式,一個班級就算只有40個學生,表示老師至少一周要指導十來個小組,比起上一次課三個小時,老師負擔是比較重的,不過這或許就是成就世界一流大學的代價吧。

星期日, 2月 13, 2011

一位名人的復健 身心障礙者共同的挑戰

最近一位名人的復健,無意中引發身心障礙者重建的議題,如果不是名人受傷,這個議題恐怕難以獲得眾人的注意。身心障礙可能發生在每個人一生中,建立一個制度性的常態運作,不分身分地位,都能安心受到照護,這樣才好。

過去幾年曾經到芬蘭,挪威參加學術會議,北歐國家重稅舉世聞名,記得芬蘭一位小學老師提到她的所得稅是百分七十,記者問她心不心疼,她說當然心疼,但是只要想到沒有一個同胞需要流浪街頭,每個同胞都得以溫飽和接受妥善醫療照護,尤其身心障礙者能夠得到常態制度性的重建,這種感覺還蠻好的。

星期五, 2月 11, 2011

2011春 服務學習 從中原出發


本課程獲選 教育部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與服務學習課程試辦計畫
本課程獲得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課程獎勵

服務學習課程綱要

服務學習簡介(投影片)

上學期我開的服務學習課程舉辦了中原大學社會企業巡禮演講系列(2010秋冬)邀請從事NGO的人士到校演講,相當受到學生歡迎。(期末心得 真心分享 精選集)。本學期我們一樣會把演講時間排在每個月最後一個週四晚上,竭誠歡迎大家繼續參與。另外,我們每月精選一部紀錄片,進行課堂觀賞與討論,希望從鏡頭中的世界,看到別人的需要,與有能力者的責任。

服務學習實踐講座系列

地點: 中原大學 真知大樓 教學305
時間: 7:00~9:30 PM

日期,講題,講者
2/24 [演講]創意潛能與服務學習 by 胡寶林,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教授,前任設計學院院長
3/17 [演講]"莫拉克風災部落重建"紀錄片放映與經驗分享
by 專業社工蘇雅婷小姐與紀錄片工作團隊 導演:麻子 ,剪接:林奎妙,駐地志工:蘇雅婷 (嘉蘭報告)
3/24 [影片座談會] 叫我第一名 (一個妥瑞氏症美國人戰勝身體障礙成為一名優秀老師的電影,真實故事改編)
3/31 [影片座談會] 美味的代價
4/28 「柬埔寨國際志工計畫」說明會 三創作品選拔賽
5/5 服務學習期中分享
5/26 [影片座談會]"All New We"歐洲生態村案例報導
6/2 服務學習期末分享

活動規劃

服務學習分組

服務學習活動紀錄

Yao-Jen Chang


Professor Yao-Jen Chang, PhD
Phone: +886 3 265 4630
Office: 512, Electronic Hall
Lab: 517, Electronic Hall
email: yjchang at cycu dot edu dot tw

Short Bio:
Dr. Yao-Jen Chang is a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t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CYCU). He joined CYCU in 1995. He has served as a consultant to IBM Asia-Pacific for e-Commerce advancements during 1997~1999. From 2000~2004, he took a leave to join Yam Digital, the largest portal then in Taiwan, as a chief scientist. He returned to CYCU in 2004. In 2007 and 2008, He received the holistic caring award from CYCU for his work on community-based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a disability. In 2009, he received the service learning award from CYCU. In December of 2009, he co-founded the Association of Equal Opportunities for People with a Disability, a non-profit dedicated for promoting supported employment in Taiwan. His work on services for people with a disability was selected as a showcase on the 23rd National Service Learning Conference, Minneapolis, Apr. 11-14, 2012. He also received the best teaching award and the best service award from CYCU in 2012. He was award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12, for dedication to promoting Internet-based services to academics. In 2012, he supervised a graduate student who won the 3rd place in Student Research Competition of ACM in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Boulder, Colorado. Since the July of 2012, Dr. Chang has served on the editorial board of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 He has also served on several program committees of renown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assistive technology since 2007. He is a member of ACM SIGACCESS and IEEE. His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assistive technology, imaging technology, and mobile computing. 

Educational Background
1982~1986 Bachelo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88~1992 Ph.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92~1995 Visiting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Industrial Experiences
1997~1999 EC Technical Consultant for Asaa-Pacific, IBM
2000~2004 Chief Scientist, Yam Digital

Publications
Citations to my articles

Courses offered
  1. Java Programming (EL569D)
  2. Design of Internet Applications (EL280G)
  3. Wireless Broadband Networking (EL532R)
  4. Web Service and Advanced Internet Systems (EL695r)
  5. Internship in High Tech Sectors (EL353R)
  6. Service Learning
Research Interests
  1. Assistive Technology
  2. e-Learning
  3.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International Academic Activities

Journal Editorial Board and Program Comittee

Journal Review

星期二, 2月 01, 2011

電腦工作者思考如何提高生產力,降低預算,以及節能減碳

目前國外企業為了提高生產力,降低預算,以及節能減炭,開始興起以更換固態硬碟取代更換全新主機(筆電,桌機,伺服器),不過台灣好像不太常聽到。

以下是典型的固態硬碟數據。

平均讀、寫速度可達250MB/秒、70MB/秒,較傳統硬碟的傳輸率快10倍以上、開機速度快40%以上

相較於傳統硬碟在運轉啟用期間需消耗10.1瓦、閒置時需6.8瓦,Intel固態式硬碟在運轉啟用時僅需消耗2瓦、閒置時則低至0.45瓦。省電達5到15倍。

主要的考量是價格
一個80GB 固態硬碟約 5500 元
一個320GB 一般硬碟約 1800 元
價格比約為 12:1

一些較舊的電腦,如果要換新,每台平均約2萬元,而更換80G硬碟只要5000元,何況三到五年新的電腦通常還很好用,我現在用的Sony VIAO 電腦就是2005年一月出廠的,現在6歲多了,只要繼續跑XP,不要升級Vista/Win7,效能甚至超越我另一台三年新的Sony VIAO。很多新電腦的配備雖然較好,但是性能被新的作業系統,新的Office軟體拖垮消耗掉了。其實只要用習慣了,XP也沒什麼不好,目前美國企業用最多的作業系統,還是XP,因為穩定,bug少,相容性高,是其優點。

如果大家可以接受使用4~6年新的XP電腦,而不急著整台更換,卻又希望系統性能可以提升,開機快一點,軟體啟動加速一點,那麼固態硬碟可能就是很好的選擇了,只要1/4的價錢,就可以有感升級。這也就是為什麼花小錢,就可以提升性能,不需立即更換全新的電腦,就可以節省預算,減少回收污染,節能省電,執行速度加快,不怕震動等各種好處。

Intel 提供的影片介紹(推薦觀賞)

星期五, 1月 28, 2011

能活著就是幸福

去年年底在醫院手術前後18天,之後又請假在家修養20天,本週一恢復上班,今天是第五天,很幸運,中原大學年假從明天開始11天,剛好可以給身體再休養一陣子。目前因為復原良好,整個人好像重生,好久沒有這種"能活著就是幸福"的感恩心情了。

除了學校公務與研究教學,最近還忙兩件事,一個是國科會高瞻計畫協助偏遠地區特教老師提昇輔導身障學生未來進入職場能力,另一個是推動台灣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促進協會業務,有點忙,不過蠻快樂的,順便跟朋友們分享。

耀仁

星期六, 1月 22, 2011

參與非營利組織,開啟勇敢無懼的人生


我們學校有位吳肇銘老師,他是國際服務志工,已經到過非洲馬拉威,亞洲的北印度,泰北,柬埔寨從事國際服務,在一次接受天下雜誌專訪的時候,他說從事助人工作,給孩子一個榜樣,是他能給他兩個女兒最好的禮物。沒錯,比起一起去餐館,觀光,購物,能與家人一起來做助人工作,好像是詮釋家人關係的新角度。

個人從接觸精障者/就輔員這些經驗找回失去很久的好奇動力,重新檢視人生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無論世間如何擺盪,原來人生那麼值得去努力。

透過行動,可以獲得寶貴的在地知識,學生們的論述更加驗證了,沒有經過反省的知識,是不具意義的。透過書寫與反省,再度深入經驗的世界裡,一旦拉回現 實的場景,將因而領悟更多的洞察與看見更寬廣的視野。

如果學生不是自治的,為精障者努力不是內化的,那麼成果就只是樣版,沒有內涵。值得欣慰的是,學生真的自動自發,很多事情自然發生,老師只是搭一座橋,是學生们自己走過去,並且在橋另一邊投下更多的努力,這使得老師的角色被重新定義,學習也找到另一種出路。

從參與身心障礙非營利組織之後,這一路走來,無論是學生,特別是我自己,彷彿開啟另一個人生,本來以為人生就是教書,研究,論文,寒暑假,但總是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了參與之後,加深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尤其與身心障礙者的接觸更是給我全新的體驗與感受,如果沒有親身參與,這種接觸必然只是短暫且不深刻的,有社工就服員的專業作為後盾,她們願意付出的心作為明燈,讓我和學生們在這條路上勇敢而無懼,更因此看到人生新的可能和意義。

星期三, 1月 19, 2011

在大學 學甚麼

昨天我在校園內敦煌書局,有一本新的中文版工程數學課本,我打開一看,這麼跟我三十年前的唸的原文課本內容大同小異,心想難道這三十年來,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幾乎不用改變嗎?這個世界半世紀以來變化之大,在九零年代網路盛行之後,更是進入十倍速的時代,整個大環境早已產生巨大的改變,很多先進國家的工作機會,被企業家外移到開發中國家,加上標準化的產品,大量被製造出來,以經濟規模的力量滲透到全球市場,促成產業全球化,也就是所謂"地球是平的"這種說法,在地球上發生的事情,其影響常常可以穿透地理限制,進而影響全球,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引領風騷的事業,可能受到國際外部因素而瞬間衰敗,基本上,人類已經製造出一個連人們自己都不了解的複雜世界。

在這種截然不同的時空環境下,我認為在學校唸好書,唸個好成績,已經不太能保證什麼,正如交大(王美鴻)老師提到的,現有的知識可能誤導真正問題的解決,環球技術學院林從一老師也提出,應該將學習設定到複雜,有意義的情景當中。記得我在美國做博士後研究的時候,一位美國老師說了一個笑話,他說在大學象牙塔當中,我們常常在教學生,當神話中的惡龍出現時,我們該如何抵禦制勝,問題是那些惡龍早已不存在,所以學生習得的屠龍技巧,完全依教授標準給分,與這個世界上現實的問題無涉。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麼? 尤其台灣面臨過去未有的高失業率,普遍影響從年輕剛踏出校門的新鮮人到中高齡失業,環境與政治造成的壓力,使得人們無論有多高的學位,多少的財產,多好的工作,似乎都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

我們學校有位吳肇銘老師,他是國際服務志工,已經到過非洲馬拉威,亞洲的北印度,泰北,柬埔寨從事國際服務,在一次接受天下雜誌專訪的時候,他說從事助人工作,給孩子一個榜樣,是他能給他兩個女兒最好的禮物。沒錯,比起一起去餐館,觀光,購物,能與家人一起來做助人工作,好像是詮釋家人關係的新角度。

從參與身心障礙非營利組織之後,這一路走來,無論是學生,特別是我自己,彷彿開啟另一個人生,本來以為人生就是教書,研究,論文,寒暑假,但總是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了參與之後,加深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尤其與身心障礙者的接觸更是給我全新的體驗與感受,如果沒有親身參與,這種接觸必然只是短暫且不深刻的,有社工就服員的專業作為後盾,她們願意付出的心作為明燈,讓我和學生們在這條路上勇敢而無懼,更因此看到人生新的可能和意義。

個人從接觸精障者/社工就輔員這些經驗找回失去很久的好奇動力,重新檢視人生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無論世間如何擺盪,原來人生那麼值得去努力。

透過行動,可以獲得寶貴的在地知識,學生們的論述更加驗證了,沒有經過反省的知識,是不具意義的。透過書寫與反省,再度深入經驗的世界裡,一旦拉回現 實的場景,將因而領悟更多的洞察與看見更寬廣的視野。

如果學生不是自治的,為精障者努力不是內化的,那麼成果就只是樣版,沒有內涵。值得欣慰的是,學生真的自動自發,很多事情自然發生,老師只是搭一座橋,是學生们自己走過去,並且在橋另一邊投下更多的努力,這使得老師的角色被重新定義,學習也找到另一種出路。



星期五, 1月 14, 2011

官方網站之外另一個好選擇

最近連續觀察學校部落格 http://blog.cycu.edu.tw/
大約每兩天就有十篇新文章上線,舊文章馬上會被擠出前十名。
有些同仁,例如系助理會給同學們一些忠告(二一了怎麼辦),有些同仁,會告訴你公文被退的原因,應該如何去改進,有些同仁,像是教官,乾脆在網路上上起戰略課程來了,好有活力,真棒,或許我們的部落格數目還不多,但只要有好的種子開始發芽,日後就會長出更多好果子。

我認為部落格的成長空間很大,無論是學校的官網,或是系上的網站,總是一副不可親近的樣子,相對的,部落格較為適合對話式的文字,好像朋友間的輕鬆會談,雖然有時只是孤獨的告白,但是深刻反省的文字總是令人心有戚戚焉。何況,官方的說法比較有用,還是朋友的悄悄話比較有用,大家都心裡有數,這也是在社交網站Facebook, Twitter興起之後,部落格依舊屹立不搖的原因吧。

知識管理 讓組織運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的確,處在一個重視知識管理的年代,凡走過必"須"留下痕跡,已經是普世價值(有時很痛苦就是)。

對我來說,雲端就是Google,免費又最穩定。以檔案管理為例,我設定分享給小榆,小芳,這個檔案就會跑到二位的網路文件夾,打開 http://docs.google.com 就可以看到。我和學生從2006 年就開始這樣做了,真的方便,快速,隱密,又有效率。

除了提到使用雲端做文件管理,另外就是用事件管理,例如

高雄特教研習會 (議程,報名系統,現場紀錄,照片,講稿...全都錄)
http://cycuassistivetechnology.blogspot.com/search/label/高雄研習會

中原大學與身權會合辦資訊工作坊 (議程,報名系統,照片,講稿...)
http://minstral.blogspot.com/search/label/資訊科技工作坊

像學校裡研究生兩年就畢業,如果沒做好知識管理,一切很快就會歸零,即使學長會做的,不保證學弟妹也做得來。有了這些知識文件,學長姐才有機會變成巨人的肩膀,讓學弟妹可以站在上面,看的更遠。

星期六, 1月 08, 2011

募款應募天下款

我想對於任何一個非營利組織來說,捐款都是十分敏感但極為重要的。個人在消基會兩個委員會服務八年了,其中就不巧經歷兩次消基會財務困難(不是我害的喔),負債兩千萬,職工甚至三個月發不出薪水,相信我,對一個有30個支薪正職員工,近千位志工,數百位教授,數十位律師,形象良好的NGO,這種事情真的八年來發生兩次了。

我覺得捐款募款,其實與一個NGO的宗旨與核心價值應該連結,儘管這種連結不需去刻意去突顯,去強調,然而個人認為不該一刻遺忘。回憶莫拉克風災時,中原大學長期服務的部落深受其害,當時因為部落重建,需要不少資訊設備,所需金額一開始不過十來萬,本來覺得一兩人掏個腰包,就解決了。然而這樣的捐款有何意義,我百思不解。後來我們發動全校學生與職工,由我任職的電算中心提供一個貨櫃的二手零件,50義工們排班,每天開放最多工作八小時,三個星期後重建60台電腦,另外設計學院院長手繪山水畫卡,一幅兩千起跳,全校教授熱烈響應,兩星期內居然募得40萬,最後購置80台電腦液晶螢幕,然後我再打電話給微軟資深王副總,告知我們還缺軟體,滑鼠,電纜和鍵盤,隔天,微軟快遞了七大箱零件到中原大學。再來,安排老師學生們,派遣學校公務車每個周末到高雄台東各部落,老師學生們到部落動手協助重建資訊教室,至今與部落還是經常聯繫。

比其少數人的捐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到用自己的專業服務他人,而義賣則解放了老師們固有的疏離,職員們學到關心社會的管道,並且從實踐中去體會,部落不只收到資源,更是接取到這些學生們滿滿的真心,從此,我更加堅信募款應募天下款,除了募款,也要募專業與開啟愛心,募款不只於受者的需求,更是授者的社會啟蒙,如果募款僅由少數人捐助,那麼成立NGO的意義在哪裡,任何一個NGO 不都是應該引發更多人加入助人的行列嗎?

當然,錢雖不是萬能,沒錢絕對是萬萬不能。周圍兩個朋友去年失業了,真的走投無路,連要給孩子吃甚麼都做不到了,"借"他十萬六萬,再陪他哭一場,這時候錢絕對是重要的。

對於身權會,我個人粗淺的看法是藉由各種管道,包含教育部,國科會給的計畫,讓協會以專業獲取收入,這包含教材編寫費,演講費,講師費,顧問費等等,這是開源的策略。再者因為協會也參與這些計畫,一些協會的雜費也可以從計畫支出,做到節流。

另外,對於近年來NGO經營日漸艱困,我覺得有義務讓學校中一些關心的教職員知道,因此近日內將有一筆捐款進來,幾十位同仁們願意省下尾牙,多數同意捐助NGO。

對於捐款,我們當然歡迎,像是就服員將她的獎金三千元捐出,研習會講師捐出講員費,我的學生們近年來每年平均捐兩萬多各類競賽獎金,都會持續走下去,只是我都會覺得有義務讓學生知道捐款的意義,在於與人重新連結,與社會結合成大我,如果她們真的了解這個意含,我真得不在意她們捐三千或三萬。在這同時,每個理監事都已經以專業投入協會的工作,令人感佩不已,捐款真的量力了。

最後還有一項,因為在協會支持下,中原大學獲得兩項科技專利,希望有朝一日能被金主授權,授權金將全數捐給協會。消基會的會歌是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羅先生已經老早將這首歌的版權捐給消基會,多年來消基會已經收到五百多萬權利金,每次有人在好樂迪K這首歌,就是在資助消基會,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協會也做得到。

星期四, 1月 06, 2011

思考身權會服務標的與定位

過去五年來與王增勇老師搭檔,執行國科會一項發展身障者生活自理與獨立工作的國家型輔具研發計畫,建立深厚合作關係,並於一年多前與台北市十多個身心障礙服務組織(如北市康,啟聰,心生活,自閉症...)成立了一個協會的協會"台灣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促進協會",理事與會員多為上述各協會的總幹事與資深督導,定位為身障者就業權益倡議,充權的聯繫平台。

基於協會的定位,我們推動協助其他單位建立善用身心障礙者的本事,而不限於直接在身障者做功。目前我們正在推動兩件事,第一是協助特教學校第一線老師建立學生就輔觀念與操作方案,你知道這是台灣特教界極為欠缺的,而對我們下一代年輕身障者又那麼迫切需要。我們一月八日在高雄縣立特教學校的研討會正是這個方案的先聲,接下來還有不同地方的場次,不同的挑戰。另外王增勇老師提到以銜接性工作坊作為落實研討會效果持久方案,也是相當棒的。

同樣基於這個遠景,我們要建立為別的單位充能的能力,我們要充實兵器庫,建立教材與指導手冊,我們的充能計畫特色是結合社工專業,支持性就服,與新穎科技,無縫密接,過去五年來,已經逐漸得到國科會,教育部,特教界,以及NGO(例如伊甸)的重視。最近教育部正在建立全國性試教方案標準模型,我本身是諮詢委員,一月中就可以知道有沒有獲得補助。如果通過了,我們協會就可以接手教材與教案的編寫工作。協會內的資深就服工作者與第一線助人工作者,就可以思考將實務經驗,重新歸納整理,消化與沉澱,與特教系統連線,嘉惠全國更多的教育機關,讓這些老師,都能夠吸收到實務界用青春換來的精華,從中獲得感動與啟蒙,讓助人工作者大半輩子的淬鍊,透過教育通道系統性地澆灌到下一代年輕的身障者,再加上不時的近距離現身說法,研討會,工作坊各種形式,這些教材與方案是活潑,實用與感動人心的。

有了協助學校充能的經驗,我們將會開步走,協助企業進用身障者的全方位顧問工作,這些顧問工作我相信只有資深具有多年第一線工作經驗的人方能勝任,才會知道一個企業要進用身障者會遭遇的每個障礙,以及如何化解或接納。

目前我和增勇以及協會幾位常務理事,透過國科會贊助,正在推展偏鄉地區特教高中職生科技輔具素養與進入職場能力提升計畫(簡稱高瞻計畫),在這個計畫下我們將陸續舉辦特教學校科技輔具應用實務研習會,第一場在高雄縣特教學校,另外課程的部分也在同步建構中,並且獲得該特教校長與多位老師的初步支持,共同開發系統性的,以支持性就業為導向的教導課程。我們也希望接觸教保機構,以身權會部分成員長期投入身障就服的實務經驗,進行充權服務,希望能朝向將就業轉介提升到職業轉銜的方向而努力。

我們很希望在花東,離島進行交流,目前我們規劃的形式為研討會,以及有專家帶領的小型實務工作坊,經費由國科會計畫與教育部服務學習示範計畫支持,因為經費有限,我們不花俏,不講究排場,期待與真心想做好這件事的人相逢,以發展長期關係為合作前提,只要能善用我們現有的資源,促成身障者健康成功的就業機會,就是我們協會的標的。

堅持走下去 為身障者爭權發聲

我私下常想,很多人寧願過著疏離的生活,盡情享受物質世界的浮華,沒想到社會有些角落,還是有少數的人願意奉獻真心,僅靠微薄的物質回饋,甚至願意為一群從未謀面的人付出,一次又一次展現澆不熄的心。

王增勇老師在去年年底開了一個為家庭照護者發聲的記者會,趁機透過媒體給全民一個教育,一個覺醒的機會,一個思考的支點,我覺得這是非常棒的,雖然不會馬上看到改變,但是這樣對的事情,如果一滴一點累積,幾年後可能會發生的巨大了力量。回顧以往,我們現在享受的權利,就像立委與民代選舉,司空見慣,有的人還懶得去投票呢,可是回想二十多年前,多少大學生在中正廟靜坐數個禮拜,面對著國家機器的威脅與報復,情景依然歷歷在目。一次一次的爭取,萬年民代才告終結,走入歷史,選舉反而就像吃飯。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的方向是對的,即使短期內不能看到效果,也一定堅持走下去。我們現在為身障者爭權發聲的事,二十年後,也許就跟健保一樣,從少數人的理想,變成眾人的常識。

職場就業是身心障礙者最好的選擇嗎

研究輔具科技五年來,到現在我心中開始自問,職場就業是身心障礙者最好的選擇嗎?因為我們一直同時致力於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與獨立工作,然而台灣的大環境,長期照護一直不受重視,而由勞政系統主政的社區化就業方案,很容易讓人誤以為職場就業是身心障礙者最好的選擇。

引用張書杰的論文:事實上以美國為例,美國對身心障礙者的職業訓練主要是放在學校系統,美國由於復健諮商專業在大學中發展甚早,因此,身心障礙者在學校中多半能完成職業教育。因此15~64歲的身心障礙者由復健諮商師接案之後,就會安排案主進到學校中強化職業教育,進而學生有多元學習的可能性與工作職類的選擇。而且不管是教育體系或是州政府的職業重建委員會,對身心障礙者的生活重建與職業重建都相當重視,因為在立法上,殘障復健法案以明文規範身心障礙者不一定需以就業為目的,獨立生活也是重要的依歸,因此個管員不會輕易將案主推介到職場中,案主必須已經具備勝任推介工作的職業技能與一般社交能力才能推介,故80%的重建資源是用在生活重建的方案措施中。(周惠玲、蔡再相等人 2005)

出處
http://soc.thu.edu.tw/2006TSAconference/_notes/2006TSApaper/6-14.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