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2月 23, 2012

最濃醇的香味來自最後的發酵


畢業以前,你們會寫期末作業,會議論文,碩士論文,期刊論文
進入職場以後,你們會寫企劃書,營運報告,產品計畫

當我寫這些時,我不認為他們是我手下的產物
我把他們看成"人"的延伸
對方看到這些,可以藉此想像這位作者
既是"人"的延伸,就得跟本尊一樣好

不要在最後期限給出,因為那是未完成的

急急忙忙,趕工出來的雕刻,雖然看似有形,卻沒點睛,沒有神韻
急急忙忙,趕工出來的酒釀,雖然聞來像酒,卻沒完釀,缺了濃醇

書寫最好的一部分,常常來自最後幾個關鍵修改,也許只是幾個字的增刪,一點點改寫,卻需要時間。如果沒有做最後的琢磨修改,書寫就可能只是個未完成,不足以做為"人"的衍伸。

好的書寫,就像釀酒,最濃醇的香味來自最後的發酵
好的書寫,就像雕刻,最關鍵的部分就是最後的點睛

ps:
這是我的經驗分享,
希望你們可以受用一輩子。

星期二, 12月 18, 2012

妹妹這九年 我一輩子生命的禮物

隨時放下手邊的事,傾聽對方
永遠在別人需要的時候陪伴對方
每天用勇敢和熱情迎接晨曦
早睡早起,身心永遠處在巔峰,隨時享受滿百的生命
睡醒伸個懶腰,立刻打起精神,颳風下雨沒在怕
面對挑戰,吼三聲勇敢面對,決不退卻
熱愛自己的工作,當成使命,用生命做事,沒有一次馬虎
真心對待 完全信任夥伴,完全託付生命
保持快樂,發射快樂,傳播快樂,與人同樂
吃飯不客氣,想吃直接說,每餐像開獎,永遠是驚喜
飯後說謝謝 永保感恩
享受美食,享受歡笑
滿心接受,不用客氣
隨時看看夥伴跟上了沒
探索,探索,探索
保持通訊
不記恨,放下難過
熱愛運動,鍛鍊身體
永保熱機,隨時待命,用生命保護夥伴
沒有一天不開心
自由奔放 保持野性 熱愛生命

ps: 妹妹(2003/1/9(?)~2012/12/17),得年十歲,一歲時結束流浪,離開動物保護中心,成為家中成員。
(攝於妹妹最喜歡奔跑的地方,中原大學運動園區)

(妹妹的好友:郁芳,南竹,資生畫的)



星期一, 12月 03, 2012

中原大學獲區域和平志工團全國競賽「科技服務類」第一名

中原大學通訊學程與電子系劉芳琳等10位同學,在張耀仁老師指導下,以「翻新舊電腦,歡喜行公益」,榮獲行政院青輔會101年區域和平志工團績優團隊全國競賽「科技服務類」第一名,以行動落實「青年可以改變世界」的理想!

由青輔會主辦的區域和平志工團團慶大會暨頒獎典禮於101年12月1~2日在嘉義中正大學舉行,區域和平志工團榮譽團長總統與教育部長,青輔會主委等親自到場頒獎,肯定青年志工朋友的貢獻。

中原大學通訊學程與電子系長年參與非營利組織的運作與活動,在張耀仁老師與學生的努力下,一年可動員200人次,翻修約300台二手電腦供非營利組織使用。張耀仁老師表示,「台灣NPO對電腦的需求相當大,過去只靠有回收意識的個人捐贈舊電腦,數量相當有限,所以申請二手再生電腦的NPO不曉得等多久才會有電腦用。現在,在微軟挺身號召下,結合開拓文教基金會,在企業大規模捐贈機制啟動以後,我相信NPO的數位包容一定會加快實現!」同時,張耀仁老師也期盼學子能多利用服務學習的機會,貢獻所學與專長,協助公益服務產生更大的動能!

星期日, 11月 18, 2012

身心障礙科技研究為什麼要採用參與式設計

這幾年我和政大社工王增勇教授以及一群第一線助人工作者與特教老師從事輔助科技研製,包含工作提示,室內導航以及搭車指引等,使用者經驗的確是關鍵,一位重度智能障礙者無法告訴你他的需求是甚麼,一位精神分裂者無法與跟你道出他的工作需要何種輔具,因此只能以長期參與方式,在使用者的場域而非介入者的場域緩慢進行,以共同設計的方式研製這些輔助科技。使用者經驗很重要,我們走進場域,使用參與式設計(PD, Participatory Design),因為PD需要太多人月,必須與使用者持續對話,這些都可能會被解讀為成本過高,缺乏效率,因此至今還不是主流。最近閱讀一些資料,知名大廠 Intel 銀髮族科技研究中心設在歐洲,部門最高主管是人類學家,專長是田野調查,帶領著一群工程師開發產品,看來走進場域,貼進使用者,是我們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投入無障礙科技研究 就是現在

當今無障礙科技研究以美國居最多數,其次為英國以及北歐與西歐等國;研究機構主要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紐約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喬治亞理工等學校資訊相關科系師生。我們的研究優勢在於納入社福機構或特教學校實驗參與者的多基準線實驗,相對於國外大學研究機構很少會和非營利社福組織或特教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因此輔具實驗者多局限於周遭的人,參與者常常是研究者本人或他的朋友,這也是視障與聽障科技最常被西方學者研究的原因,至於認知障礙者,像是特教學校的智能障礙兒童,成年智能障礙與精神障礙者,或是老年失智者,他們的服務體系多在社福與照護機構與特教體系,西方在這方面的輔助科技研究相對於視障聽障少了許多。至於其它發展障礙(自閉,注意力不足與過動,學習障礙)方面的科技輔具,西方的研究也是相對較少,原因可能類似,然而發展障礙因為盛行率近年攀升,已受到國際衛生單位重視,在這方面理論研究已經做了不少,但是治療與介入研究相對仍少,而相關輔助科技則是更少,可能是極有潛力發展的一塊。 

輔具雖然發展近百年了,結合資通訊的輔助科技這幾年卻才剛開始,相對於其他產業,台灣還有發展機會,雖然短期內還看不到市場規模,然而這個需求一定會起來。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這塊科技躍升主流板塊,重要性被看見。「若不為服務,知識與技術的意義為何?」身心障礙正是最需要人與科技去服務的地方之一,有幸參與其中,能夠出力,是上天給予的榮幸!

星期六, 10月 27, 2012

搶救未來 遠離環境賀爾蒙


昨天跟特教系兩位教授開會,提到各國兒童學習障礙,注意力不足與過動,自閉都呈現上升,例如在美國自閉症上升率是17%,台灣則是12%。自1995年創系以來,中原大學特教系畢業生就業率幾乎年年100%,大多進入全台各國小資源班任教,少數進入特教學校體系。一般非資源班學童,學習障礙,情緒障礙比率也升高,小學老師越來越不好當,這方面的研究也成為特教系的重點。

小孩有學習障礙,注意力不足與過動,或是自閉,家長其實相當辛苦,不只是我從社福組織接觸到個案,連我身邊同事好友,他們家中或親戚也都有這樣的個案。盛行率爬升,有部分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家長願意接受這個事實,接納這樣的孩子,因此接受早期療育,尤其六歲以前,大腦仍在發展,更是早療的黃金期。

然而接受事實並無法解釋如此高的盛行率,原因可能相當複雜。過去我因為擔任消基會委員,一直關注環境賀爾蒙的議題,很多化學合成物,像是日常塑膠容器或餐具中的塑化劑,日常使用的清潔劑中的活性界面離子,婦女安胎劑(人工合成的動情激素),市面販售飲料或果汁中的化學色素,都是環境賀爾蒙的來源。這些環境賀爾蒙都類似雌性激素,長期接觸造成男性不孕,精子稀少,生殖器短小,男嬰人口減少。婦女接觸以後也可以透過懷孕,垂直影響胚胎發育,小孩長大出現學習障礙,注意力不足與過動,或容易出現暴力傾向,直接影響下一代。

更值得關切的是,目前環境賀爾蒙最高含量還有很多是沒有國家標準的,無法規範,就算已經訂有國家標準的,也是以成人的耐受力來考量。可是人體對賀爾蒙相當敏感,只要十億分之一就有影響,懷孕婦女發展中的胚胎,因為體重微小,對環境賀爾蒙耐受度更是脆弱,可是誰來為這些未生出的小孩訂定標準呢?更何況制訂這些標準,馬上會衝擊塑膠業,食品業,清潔製劑,農藥生產業,廠商極不願意政府碰觸這些議題,身為消費者,是不是應該更為自己健康把關,為自己的未來與小孩的未來著想。

塑膠,農藥,清潔劑,食品加工帶來人類很多方便,卻也偷走我們的未來。

我們可以怎麼做
1. 減少使用塑膠袋,尤其不可使用塑膠袋裝填熱食,以免塑膠袋裡面的環境賀爾蒙溶解出來。
2. 拒絕用後即丟塑膠杯,這些塑膠杯材質惡劣,非常容易解離環境賀爾蒙,傷害人體,也對環境造成汙染。可以帶自己的杯子去裝,有些店家會優惠你五元,就算沒優惠,也顧了自己和環境。
3.少用含有美耐皿做的塑膠餐盤餐具,改有陶器,瓷器,鐵器餐具。外出時你可以自備碗筷。
4.避免飲用含化學色素的飲料(很不幸的,便利超商大部分的飲料都含),可以燒開水或使用飲水機,喝水最止渴,最健康,最省錢。
5. 選購不含環境賀爾蒙的洗碗精或洗衣精等清潔劑。

繼續閱讀
1. 失竊的未來: 環境賀爾蒙的隱形浩劫/Theo Colborn, Dianne Dumanoski, John Peterson Myers著,吳東傑,李芸玫,李靜瑤譯,綠色陣線協會出版,2008
2. 環境資訊協會網站  http://e-info.org.tw/

星期五, 10月 26, 2012

寫給服務學習的同學

這學期從油症事件紀錄片,認識身心障礙的演講,到上周的從廚房看天下,以及昨天的環境信託,看似四個完全不同主題,可是在上課討論之後,這些議題都回到一個相同的基線,那就是正義。想想,一個濕地形成歷經六千萬年,蓋一個國光石化,卻只能運轉四十年,這樣如何跟我們的後代子孫交代,不好意思,我們讓少數財團,為了他們私益,以一平方公尺一百元的代價,毀損六千萬年形成的八千公頃濕地,天然美景不再,潮間物種與白海豚滅絕。同樣地,世人為了吃便宜的蔬果,迫使農夫不得不用藥,不僅傷害土地永續利用,滅絕蟲鳥,也奪去辛苦工作農人的健康,我們如何跟享用這些食物的小孩交代,菜是這樣來的,又如何對得起辛苦的農人,說"抱歉,用農藥傷身是你們的宿命"。還有,在社會不常見的角落裡,無論這個角落是在花蓮玉里,或是關西山間,有一群被社會遺忘的重度精神或心智障礙者,想想,世人能夠因為他們無法發聲,就忽視他們身而為人的權益嗎?

關心這些議題,就會發現,其實我們大家都活在一個社會網路裡面,每個人都彼此連結,無法只有少數人過得好,而忽略其他人。犧牲土地正義的人,雖可換得金錢,終會遭到環境反撲,同樣地,關心農業,我們的食物安全才有未來。關心身心障礙者,愛人類並認同自己為全人類之一員,將經歷生命中引發心靈震動的高峰經驗,讓你不虛此生。

電子系張耀仁老師指導學生魏子崴榮獲ACM國際無障礙科技大賽世界第三名

場域應用與服務設計: 賀!電子系魏子崴同學榮獲ACM國際無障礙科技大賽世界第三名: 中原大學電子系張耀仁老師指導學生魏子崴榮獲2012年第18屆ACM國際無障礙科技大賽世界第三名!  電子系張耀仁老師所指導通訊研究生魏子崴以「體感輔助科技」,於2012年10月23日美國科羅拉多州博德市所舉行的第18屆ACM國際無障礙科技大賽,榮獲世界第三,繼2009年A...

星期六, 9月 29, 2012

服務學習課程規劃與執行的經驗分享

活動: 服務學習課程規劃與執行的經驗分享
地點: 中原大學普仁小集
時間: 10/2/2012 (二)中午12:00~13:00

志工參與經歷
服務學習經歷

簡報大綱

課程: 

學生: 大學部,專題生,研究生

理念: 為什麼要去服務

趨勢: 服務教育從選項變成要件的全球趨勢

教育理論: 增進學習投入理論

規劃:
1. 與NGO共同規劃,以服務精障者與緩展遲緩兒童為主軸,結合人文科系有社會工作實務經驗老師,以職場再造與職務再設計理念,共同開發支持性就業方案與庇護工廠所需的輔具。

2. 投入社區營造工作,協助社區型人文組織運用電腦科技,以數位科技紀錄活動並共同推展理念。已服務組織有
3. 機動性投入
策略:

執行: 以專題生,研究生為主要成員,輔以修課學生,進行精障者需求田野調查,設計輔具,社區發展

經費:
  • 運用國科會計劃經費 2006~
  • 學校服務學習補助
  • 教育部CRE@TAIWAN智慧生活文化創意產業跨校教學聯盟計劃 協同主持人 2011.8~2012.3
  • 教育部CRE@TAIWAN智慧生活文化創意產業教學課程計劃  場域應用與服務設計 主持人 2011.8~2013.1
  • 教育部智慧生活跨領域基礎與服務學習課程計畫  電子領域服務學習   身心障礙科技服務學習  主持人 2010~2011
學習成效: 態度轉為積極,人生觀改變,就業情況受肯定。(服務學習心情分享)

受服務對象效益: 實際問題得到紓解,非營利作為得到支持與激勵,友誼與信任的建立,社區意識的凝聚。

反省: 學校要傳授 價值觀嗎?

服務學習分享

星期二, 9月 18, 2012

場域應用與服務設計: 出外服務 保持專業形象

場域應用與服務設計: 出外服務 保持專業形象: 前一陣子職場見習,今天周五又有心衛協會的資訊充權服務,以後服務學習的機會更多。外出服務時,無論針對學員或社工,應保持專業形象,維持本校對外觀感。 1. 保持莊重,但不失幽默 2. 來電長話短說,並應迅速離開場域接聽,尊重學員上課的權利 3. 服務中,務必節制,不應使用手機打電動...

星期一, 9月 10, 2012

拒絕保麗龍杯含糖化學香精飲料

為甚麼 要拒絕 保麗龍杯含糖化學香精飲料
1. 保麗龍不可回收,經焚化爐燃燒產生劇毒,常溫會釋放三聚氰胺毒素,丟棄不易分解,對環境與動物生存造成影響
2. 經常性飲用含糖飲料,是造成肥胖,糖尿病,高血壓,洗腎的重要原因,也容易造成昏睡與頭痛。
3. 化學香精與色素經過醫學證實含有引起過動的成分,孕婦尤其不可食用,以免導致胎兒過動,部份香精甚至可能致癌,如可口可樂的 4-MI成分。

如果你真的愛惜自己,尊重環境,就應該盡量減少飲用 保麗龍杯含糖化學香精飲料。老師希望我的學生有如此的自覺,用身體力行。

如果非要飲用不可,可以在實驗室外面飲用,請勿將垃圾帶入實驗室。

九月十七日開學後,如果在實驗室內被我看到,我會勸導。希望517能建立一個與眾不同,不追隨流俗的健康文化,有好的身體,好的理念,研究學問才做得好。

如何改變
1. 準備自己的杯子,每樓層都有飲水機,喝白開水最止渴,且經醫學證實對腎臟負擔最小。
2. 逐漸減少對含糖飲料的依賴。(每天節省50元,一個月可以節省1500元,何樂而不為?)
3. 遠離人工香精色素,就是照顧身體。
4. 多吃天然食物,有機蔬菜,水果,人道雞蛋。遠離加工,冷凍食品。

ACM 國際無障礙科技大賽 中原入圍三項

中原大學電子系研究團隊獲選進入 2012 年 ACM 國際無障礙科技大賽決賽!
全世界知名的 ACM 國際無障礙科技大賽,將於今(2012)年 10 月底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博德市舉行,全世界僅有九個作品進入最後決選,所有決選者都可以獲得美國微軟公司旅費贊助,本校電子系今年有三件作品進入國際無障礙科技大賽決選,分別是劉宏煥老師指導研究生林書賢與殷維偉的「駝背偵測感測科技」、張耀仁老師所指導學生盧志展與魏子崴的「含手偵測體感技術」以及莊安富與蔡佑佶的「體感工作提示」,為歷年來最佳參賽紀錄。其中蔡佑佶同學更獲得教育部出國競賽獎助三萬元。



星期日, 9月 09, 2012

看到未來的領導者

回顧8/30早上和妹妹散步的時候,安富這兩年的圖像一直浮出來。

記得一開始我覺得安富的程度不太好,整個暑假都在為那張薄薄的畢業證書奔波中壢苗栗,而且也沒跟我做過專題,對身心障礙領域相當外行。

安富取得畢業證書後,一直很努力,帶專題生格外用心,交代的事情都讓我不用操心,我開始學會欣賞他。他和專題團隊的努力不懈,終於被看見,先是在三創拿下全校第二,隔個暑假,再拿下微軟體感競賽全國第二,接著年底拿下大專資服創新全國第二。寒假中,連續35天和以邵來回台北與兩位精障者做實驗,得到具體的研究成果。

讀書人不缺知識,但大多沒有膽識。安富有次突然跟我說他要去單車環島,我當然立刻鼓勵他,小心安全就是。年中他跟我說想申請到大陸台商實習,想多看看外面的世界,要我推薦他。他這些想法,都是自發的,而且他都去做,也做到了,沒有一般人(尤其是男人)"只剩下一張嘴"的習性,我不由得開始讚賞他,他的獨立性,勇氣膽識,面對困難時堅定的意志,我認為,這些特質正是一個未來領導者需要具備的特質,我在安富臉上都看見了。

安富他昨天入伍了,沒有電腦可以看到這封信,但老師在此為安富以及彥儒,阿達,盧展等即將入伍的517優秀畢業生,說出老師心裡的祝福! 加油!

星期六, 9月 08, 2012

我把3G吃到飽退了

我在花東單車單人自由行七天,周三晚(9/5)回到家。為了年省9600,更是為了測試自制能力出發前把電信公司3G吃到飽給退了。單車行沿途或是進公家單位(例如各地郵局,台鐵火車站) 使用iTaiwan 無線上網,或是進7-11使用7-WiFi,上網都免費。信號很可靠,事實上, iTaiwan 是中華電信負責的,7WiFi是統一企業WiFly維護架設的,WiFi速度比3G快了14倍,用起來更順暢。
旅程結束當天,我從台東搭火車一路回到中壢,連停在每個火車站的短短兩分鐘,都可以收發email (使用手機內建離線寫信功能,一有信號自動送出),沒有公家單位或7-11的地方,就讓手機暫時離線一下也無妨,反正電話還是照常會通, 年省9600,速度又更快。這筆錢已經捐給綠色行動聯盟,不用給電信公司賺走,想到就高興。

星期五, 9月 07, 2012

東海岸自行車單人七天自由行

(瑞穗) 早療協會服務站

(鳳林)校長夢工坊

東澳

東澳

9/5剛從東海岸七天單車自由行回來,每天曬得滿頭大汗,但是流汗的感覺其實不錯,那種淋漓的,踏實的,深處到表層的流動。

回想8/30先從中壢騎回台中,熱身一下。早上在單車店檢查裝備,花了不少時間,十一點終於可以上路,路途有點遠,進台中已經華燈初上,晚上八點多了。

隔天下午一點半,搭乘自橋號直接從台中到羅東,因為晚上預定的民宿位於三星鄉,所以抵達羅東站後,大約騎乘20公里來到三星鄉天送埤。沿途七丙公路平坦無比,傍晚騎在一片綠油油稻田的清涼中,路面下過雨,清風徐來,真是一大享受。

第三天(9/1, Sat.)準備前往位於蘇澳南方的東澳,民宿主人說東澳是他覺得宜蘭最美的地方,可惜很少人聽過或去過,他聽說我要去東澳,有種如遇知音的感覺。以前未曾注意過這個地方,聽三星鄉當地一個中學老師提及東澳,所以決定去看看。後來查資料才知道,東澳是中央山脈的起點,然後往南延伸380公里直到鵝鑾鼻。東澳也有不太出名的東岳冷泉,朋友說比蘇澳冷泉更值得去,也更原始。

從三星出發,沿途經過羅東,冬山,蘇澳,平坦好騎,只是天氣稍熱。離開蘇澳以後,不久找到蘇花公路的入口。天啊,入口竟然是一個險升坡,而且連續爬升,沒得休息,沒預期會遭遇這種挑戰,沿途除了兩腳猛踩,還要忙著閃躲川流不息的砂石車,貨車,遊覽車和轎車。生命好脆弱,只要一個閃失,從狹窄的"非腳踏車道"衝進快車道,後果不堪設想。

到了爬坡最高點以後,已經筋疲力盡,接著大約連續高速下滑六公里,一路專注管好煞車,終於平安進了東澳,感謝天! 稍作休息,補充飲水和能量,想到可以去海邊走一走,逕自騎去,留下兩張畫面。

第四天(9/2, Sun.),放下單車, 與太座小孩會合,一同開車前去南澳拜訪歌手陳冠宇和今年剛得到金鐘獎最佳歌手的他太太以莉高露,下午折返東澳泡冷泉,熱天中的清涼,馬上想到梭羅說過的 "All the beautiful things are wild and free." 晚上回到天送埤民宿,享用當地的蔥油餅,這裡的蔥油餅,蔥不是點綴調味用的,而是大塊切段,整把夾在餅當作餡,新鮮的當地蔬菜滋味,令人直覺過癮。蔥油餅主人本身經營有機農場,他和我聊幾句,知道我對自然農法,植物生態懂得一些,開始跟我抬槓,確定我不是來踢館,整個晚餐兩片蔥油餅解決。晚上的天送埤,微風清涼,和太座,女兒各騎單車往返三星,沒想到一隻流浪狗一直尾隨到三星豆花店,我女兒叫他豆花,我太太叫我買雞排餵牠,豆花又跟隨回到天送埤。還好,有位善良的中學老師願意收養牠。

第五天(9/3, Mon.) 太座一大早趕回中壢,我則是單車出發去花蓮,先騎車離開三星回到熟悉的羅東站,搭乘區間車前往花蓮站,沿途安心欣賞蘇花之美,不用擔心砂石車,中午一點過後抵達花蓮站,只是出站後太陽有點過熱,稍作休息,然後正式出發邁向花東縱谷,沿途經過吉安,壽豐,東華大學,傍晚時進入鳳林,沿途地勢平坦,車輛稀少,一路上左邊是海岸山脈,右邊是中央山脈,兩邊爭相綻放翠綠。以前幾次搭乘遊覽車或開車走過這裡,只是坐在車內,外頭的風景像是鑲在車窗框裡的,我第一次騎乘單車行在縱谷,心中卻有宛如行在天上的感動。真希望這片美景永存,後代子孫都得以親眼讚嘆。傍晚進入鳳林,投宿民宿,一間客家煙樓改造的民宿,鋪上原木地板,原本被預定的八人房,客人臨時取消不來了,只剩這間,民宿主人大方讓我進住,只收我一人的錢,兩層樓裡面有四張獨立大床,主人說愛睡哪張任君挑選。

第六天(9/4, Tue.) 起個大清早,徒腳漫步鳳林小鎮,這是一個漂亮的小地方,台灣少數被衛生署列為長期照護的友善城鎮,拂曉時分經過"校長夢工坊",隨手拿起手機拍照留個紀念。用完早餐後,隨即出發前往瑞穗,準備拜訪早療協會的服務據點,太太的一位好友多年來只領取微薄薪水,長期駐紮在這裡服務當地發展遲緩兒,心想得好好替我太太跟這位朋友致敬。因為一大早離開鳳林,所以不到九點半就抵達早療協會瑞穗服務站,一進門,朋友已經準備好歡迎我,原來我太太在中壢已經搖控這場會面,做了必要的打點。聽朋友分享在地服務經驗,內心滿是感動,或許有一天,也會跟學生利用寒暑假來這邊當志工,分擔一些早療工作。臨走把身上剩下的紙鈔全部留下來,朋友說剛好可以用來支付這個月的點心錢,離開後有點後悔早上沒有在郵局提款機多領一些錢。

接著按照朋友的建議,改走縣道193,這是花東縱谷的叉路,一條幽微的小徑,比起台九線,少了車,多了蜿蜒,沿途經過鶴岡,一個盛產茶葉的地方,經過奇美,一個地質學家必到之處。中午時分抵達玉里,看到玉長公路台30,這條路爬過海岸山脈,進入鄰海的長濱,據說這是高難度的路線,當然不在我這次規劃當中。因為星期四中壢有事,周三晚上得回到中壢的家,看來不能再騎了,於是決定從玉里搭莒光號直接到知本。到了知本還沒下午四點,還有時間去看看海岸線,於是馬上往南騎,沿途經過太麻里,金崙,到了金崙已經五點多了,於是搭莒光號回知本,投宿預定的民宿。民宿的管家剛好是桃園人,又是中原大學畢業,他鄉遇故知,不聊得開心是不可能的。

第七天(9/5, Wed.) 泡了溫泉後,通體舒暢,今天是返鄉日,車票訂在11:25,所以早上很悠閒。十點五十分左右來到知本站,離開車還有半小時,稍微看個手機email,沒想到站務員小姐一看到我,馬上一個劍步跑過來說,"先生,昨天我賣給你的票是台東出發的,你得到台東站搭乘才對,昨天有特別提醒你啊!",果然是太悠閒了,一時忘了人家的叮嚀,想想還有時間,到台東只有十公里,半小時綽綽有餘啦,所以我跟站務小姐說"沒問題,我趕得上。" 說完立刻踏板一踩上路去了,沿途極速飛奔,用盡吃奶的力氣,我可是想晚上回到中壢,不想再異地過夜了。從知本進了台東市,離發車還有十分鐘,心想應該可以趕上火車,在市區穿梭,邊問路人,沒想到火車站根本不在市區,而是在與鹿野接界處,只好趕快再次拼命快騎,可惜到了台東站火車已經開走幾分鐘了,頓時很沮喪,不過還是先到窗口退票再說吧,沒想到站務員說這張車票過期,已經作廢,連跟我說了幾次不好意思,可是規定就是規定,我也只好認了。原本想從花東北上,現在計畫泡湯了,我只好改變行程,改穿過南迴,從西部北上。這條路線倒是有不少自強號可以選擇,只是搭自強號需要攜車袋,我向來排斥車袋,因為我從來不帶隨車行李,看在想家的份上,且車站邊就有一家捷安特店,天意這麼明顯,就走進買吧。本來時間很充裕,可是有客人打電話進來,問題綿綿不絕,我付完錢之後,居然只剩下五分鐘上自強號,只好背著腳踏車,快步衝向行李房,車行老闆叮嚀要從升降梯上月台才來得及,沒想到這個電梯移動一樓竟然需要一分鐘,令人十分緊張,結果電梯門一開,看到我的自強號居然停在另一個月台蓄勢待發,天啊,只好再重新搭電梯回到地下道,然後改搭另一個月台電梯,一下一上,又經歷漫長的兩分鐘,終於趕上火車,上車後一分鐘後自強號開動了。謝天! 沒有讓我錯過第二次。

八月初才單車行過花東海岸,這次再出發是受到海洋感召,心裡一直想趕快回到那片海洋,只是最後走的是竟然是縱谷,進去之後才重新發現縱谷之美,更勝日本里山。有朋友相伴是不錯啦,但是單人自由行可以面對孤獨的自己,和內心對話,也是我這次經歷不同的感受。趕車那段,雖然過程有不少曲折,慶幸還是順利回家了,而且發現自己還有爆發力,受挫復原的能力,以及隨遇而安的修練,現在想來還頗回味!

7/31卸下電算中心主任一職,覺得輕鬆多了,做事情真的要量力而為,不該讓自己長期透支。而且現在做研究看得很開了,不計較得失,只要和學生一起做得高興就好。所以這次暑假過了7/31後,終於有放假的感覺,決定出走遠行,一次環島,一次東海岸,自我放逐跟內在對話,期待一切重新出發,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檢視較大的地圖

研究團隊一起來不吹冷氣

原本想跟大家商議,每周三實驗室不開冷氣,沒想到大家已經自動做到每天不開冷氣。

學校每年電費一億二千萬,把大家辛苦繳的學費用冷氣吹掉實在不是很有道理,就算大家付得起,環境也無法承受冷氣機造成的廢熱,發電廠對生態的衝擊,更不用提核廢料了。

感謝大家,也給自己一個鼓勵,其實不開冷氣,生活會更好。

ps


流汗是上天給我們的完美散熱機制
連結腦部精巧的溫度調節中樞
長期在冷氣房中
溫度調節中樞將會弱化
汗腺也會逐漸降低功能
當有一天身處沒有冷氣的空間
身體可能無法承受奧熱
更加容易中暑熱衰竭

我在電學大樓的辦公室十二年來沒開過冷氣(其實冷氣機已經壞了十二年了)
到過家裡的朋友多會驚訝我的住家沒有安裝任何冷氣
遠離冷氣,一開始不容易適應
逐漸習慣就好
我算過,家裡每年大約可以節省4~5萬元電費支出
能夠戒掉一進房間就開冷氣的反射動作
也讓我有一點"我有能力改變"的小小成就感


星期二, 8月 21, 2012

十年後的身心障礙科技是甚麼

請大家一起來想十年後的身心障礙科技是甚麼

? 腦波介面 (不需體感,不需觸控)
? 擴增實境 (Google 眼鏡只是想像的起點)
? 情緒感知科技 (協助自閉症)
? 表情辨識科技 (協助自閉症)
? 認知障礙輔助科技 (失智對策)
? 注意力科技 (克服過動行為)
? 文字/口語轉換科技
? 中風復健科技
? 遊戲輔具

如果你從未曾想過十年後會是甚麼
那你如何確定現在的努力是值得的

星期一, 8月 20, 2012

單車環島返家


環島結束,8/18晚上(第九天)回到中壢(夥伴他們也平安返抵了),因為中部下大雨和臨時一些事情,第九天從台中到中壢這段行程改搭鐵路。我太太說我變型男了,她要我也立刻買一台腳踏車給她。

用雙腳行過台灣一回,東北角壯闊卻也被過度開發的海岸,花東美麗到令人午夜夢迴的碧藍海水,雲嘉南一望無際的翠綠水田,中彰早以工業化的鄉間,有無數的感動與踏實。

我岳父今年年滿80了,看到我年近半百還能完成環島,一臉黝黑,自己卻白內障日益加重,一生為家辛勞,從未想過環島,竟也羨慕起我來了。沿途看到不少看護陪伴坐輪椅的老中年人,想到自己還能用均速25~35公里的速度巡航,對照兩年前臥病在床半年有餘,就覺得...幸福。

一周前行經花蓮鹽寮,住在一家海邊民宿
臨走時在guest book 寫了以下,也和各位分享

1. 一生至少實現一件夢想
2. 自己能更健康 (尤其中年以後)
3. 與家人多一些時間相處

ps 沿途停靠點
中壢出發 1. 金山 2. 宜蘭市 3. 鹽寮(住海邊) 4. 長濱(真柄老舍) 5. 知本(林道客棧) 6. 高雄市 7. 嘉義市 8. 台中市 9. 中壢 Home Sweet Home

第一次當顧問就上手

學生志工今天要去輔導北市一家非營利組織規劃網站,老師提供過去在業界和公部門當顧問的經驗做為參考

第一次當顧問就上手
1. 準備好書面資料 (表示你有先做功課)
2. 蒐集足夠參考案例 (成功與失敗案例)
3. 洞悉業界標竿 (精準點出成功關鍵指標)
4. 攜帶多一點道具 (筆電,iPad,新潮組件等,表示你善用專業工具,講求效率)
5. 談吐有禮,懂得傾聽
6. 現場展示 (系統雛形,他山之石都可以)
7. 勤作筆記 (表示你有在聽)
8. 服裝合宜 (業界多為西裝套裝,學生以稍為正式服裝為原則,鞋子要乾淨)
9. 不使用過多專有名詞,但也不要完全不使用
10. 充滿自信

星期六, 6月 23, 2012

教育無他 發揮天賦 就是成功

期末考剛剛結束,學生被考(烤)得七葷八素,叫苦連天。即使在國外,一樣有考試,一樣有評量。丹麥不評比學生,那是小學階段,我沒有聽說大學生是不用評量學習成效的。其實考試只是多元評量的方式之一,並非評量學習成效的唯一方式。況且有些課程不適合考試,例如服務學習,工程倫理。無論是哪種評量方式,目的在於提供學生學習參考,藉以調整學習風格,協助找出天賦興趣,不在分出孰優孰劣,如果有人認為分數高就是菁英,就是優秀人才,那就與事實相去甚遠,美國曾做過企業領導人與大學畢業成績的關係,結果發現兩者並沒有統計上的相關性,大學時代成績低飛通過的CEO並不比榮譽畢業的CEO在事業上更有成就。同樣的,在台灣很多不適應學校考試制度的人,在事業或人生依舊大放異彩。很多台灣人喜歡用分數斷定小孩高下,是沒有事實依據的。

我想問題關鍵不在於評量這件事,如果因為評量不完美,有考試就難免有作弊,因此乾脆捨去一切評量,那就因噎廢食了。當然,評量技術的確可以再改善,例如台灣習慣用分數表達評量結果,我覺得太瑣碎了,基本上國外常用的ABCDF就夠了,差三五分其實跟本在誤差範圍內。

每人天賦不同,的確,教育就是基於尊重每人不同天賦,只要個人天賦得以發揮,就是成功。這也是為何評量不宜過於單一化,譬如只用考試一種方法。有的人口才好,有的人文字表達能力好,有的人數理強,有的人分析能力好。因此在評量學生時,最好能以多元評量進行,例如不善考試的,可以讓她以做計劃替代,或是考慮上台簡報,避免從頭到尾都在考試。

我們必須了解,學習評量只是給學生的一個參考,有其天生的局限性。很多東西無法由教授進行評量,例如社團參與,溝通表達,領導能力,享受生命,愛情觀,忠誠度,終生學習,這些都是課堂不易學到,但重要性一點也不亞於學位文憑。更多的學習是在課堂外的,希望學生,家長,老師,企業主都不要太過分重視分數,搞得大家緊張兮兮的,這樣不僅扭曲學習的價值,對我們下一代也不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