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出席教學卓越審查會,看到二十來位不同科系不同專長老師,分別提出教學改進計畫,在評審面前盡情演出,一直到晚上十點所有案子攻防戰才結束。此正值仲夏夜,原本該是好夢之際,一個計畫不過是區區幾十萬補助,這些老師為了爭取教育部教學資源,忍受評審質疑,為學生折腰,令人感動,就像一位資深老師開場所講的,來學校二十年了,來這裡報告不是求什麼,如果不是看到國家競爭力連年倒退,學生出路日加困難,真的不會出來賣老命。
台灣人民很勤奮,舉世有目共睹。就像這位老師一樣,拼了命也要爭取資源繼續改善他的教學,精神固然可佩,可是要達成目標,不能只靠努力與流汗。學生就業困難,有其結構上的問題,試問教授知道國際產業鏈的關鍵嗎? 職場需要的專業是什麼嗎? 為什麼老闆總是最重視員工的態度? 老師如果沒有站上這些視野的高度,反而要在幾本教科書,編幾本講義,買幾套儀器,就自認可以改善教學,連結產業,就要扭轉乾坤,提昇國家競爭力,那麼未免就過於天真了。
大多教授都是從小會念書,畢業後直接從學生換成教授頭銜,沒有實務經驗,不懂業界,學生畢業後做什麼,老實說也不知道,一方面非常有自信他們教的是對的,一方面又看到學生就業一年比一年困難。聽說有位交大教授,休假不是到國外大學,而是到一家國際級大公司磨練,老師有這種視野,他的學生真是有福氣啊! 總之,要提出一個新的願景,一定要站上一個新的高度,沒有視野,只在框架內微調,就沒有願景可言。
再來是結構的問題,像是最近大學卓越計畫,十二年國教,明星高中是否要私有化,我是覺得要改善教育,必須先解開至今未死的科舉制度,以及千年八股考試的死解,如果我們的孩子每天只能在一分兩分之間計較,所有的智力只能放在無盡的考試,我們就是蹧蹋了他們的潛力,低估了他們。現在的教育,就好像在教學生屠龍術,然而世上並沒有惡龍,老師希望學生擅長考試,可是只會考試的人,並不足以解決當前的關鍵問題,畢業後業界大多不要,做研究也很平庸。另一方面,如果教育設計,只想偏重教育者管理之便,不重視學生個別差異,老師善於告訴學生哪裡不足要改進,卻不善於發掘學生的優點在哪裡可發揮,那麼這個教育體制也是平庸的。
談教學卓越,不能不談這個家長重視升學,老師全力配合演出,學生屈服升學主義的連環結構。打破這個結構,不是一二十年內可以做到的,但是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家長,孩子,體制內的老師挺身而出,我想真正的卓越從草根這裡開始,而不是大學裡的象牙塔。
星期二, 7月 21, 2009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