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1月 18, 2012

身心障礙科技研究為什麼要採用參與式設計

這幾年我和政大社工王增勇教授以及一群第一線助人工作者與特教老師從事輔助科技研製,包含工作提示,室內導航以及搭車指引等,使用者經驗的確是關鍵,一位重度智能障礙者無法告訴你他的需求是甚麼,一位精神分裂者無法與跟你道出他的工作需要何種輔具,因此只能以長期參與方式,在使用者的場域而非介入者的場域緩慢進行,以共同設計的方式研製這些輔助科技。使用者經驗很重要,我們走進場域,使用參與式設計(PD, Participatory Design),因為PD需要太多人月,必須與使用者持續對話,這些都可能會被解讀為成本過高,缺乏效率,因此至今還不是主流。最近閱讀一些資料,知名大廠 Intel 銀髮族科技研究中心設在歐洲,部門最高主管是人類學家,專長是田野調查,帶領著一群工程師開發產品,看來走進場域,貼進使用者,是我們需要持續努力的方向。

投入無障礙科技研究 就是現在

當今無障礙科技研究以美國居最多數,其次為英國以及北歐與西歐等國;研究機構主要來自美國華盛頓大學、紐約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喬治亞理工等學校資訊相關科系師生。我們的研究優勢在於納入社福機構或特教學校實驗參與者的多基準線實驗,相對於國外大學研究機構很少會和非營利社福組織或特教學校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因此輔具實驗者多局限於周遭的人,參與者常常是研究者本人或他的朋友,這也是視障與聽障科技最常被西方學者研究的原因,至於認知障礙者,像是特教學校的智能障礙兒童,成年智能障礙與精神障礙者,或是老年失智者,他們的服務體系多在社福與照護機構與特教體系,西方在這方面的輔助科技研究相對於視障聽障少了許多。至於其它發展障礙(自閉,注意力不足與過動,學習障礙)方面的科技輔具,西方的研究也是相對較少,原因可能類似,然而發展障礙因為盛行率近年攀升,已受到國際衛生單位重視,在這方面理論研究已經做了不少,但是治療與介入研究相對仍少,而相關輔助科技則是更少,可能是極有潛力發展的一塊。 

輔具雖然發展近百年了,結合資通訊的輔助科技這幾年卻才剛開始,相對於其他產業,台灣還有發展機會,雖然短期內還看不到市場規模,然而這個需求一定會起來。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這塊科技躍升主流板塊,重要性被看見。「若不為服務,知識與技術的意義為何?」身心障礙正是最需要人與科技去服務的地方之一,有幸參與其中,能夠出力,是上天給予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