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4月 30, 2009

指稱身心障礙者

因為從事身心障礙輔具研究,不免常常要指稱到他們。同學文中會寫"視力不良於行者",口中常說” 正常人如何如何…””行動不便者,視力不佳者”這些主觀且可能傷人的字眼,我都會提醒他們這些用法帶有價值判斷,而且也不是專業的用字,應該避免。如果家人使用輪椅,你會說她是"行動不便"嗎? 稱呼輪椅使用者不是更好嗎?

另外一種值得討論的問題是過度優化,有些人會稱呼精障者為”尋夢者”或是稱身心障礙者為”身心受挑戰者”,希望抹去甚至去對抗一些因身心障礙伴隨而來的負面,不過這依然是從”正常/不正常”的角度出發,只是表面上較不傷人,事實上沒有必要,有位瑞典人蓮娜瑪利亞出生時就沒有雙手,而且只有一支腳,可是媽媽見到這個小寶貝的第一句話就是”她好可愛”, 瑪利亞從小一直很快樂,到現在逐漸邁入壯年還是每天快快樂樂,程度恐怕你我都要稱羨,因為她從來不認為她是殘廢,生出來沒有雙手是老天的安排,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是自己的功課。因此不需稱她”殘廢”更不需稱她” 身心受挑戰者”。

”行動不便者,視力不佳者”是主觀的判斷,主要是他們聽的感受有點不舒服,而且即使是輪椅使用者,也有人不認為有什麼不便,例如連娜照常開車,游泳,自己用腳煮晚餐,心中不覺得有什麼不便,開心就好。而且,只要環境能夠多一些無障礙,這種不便感就會少一分。因此不便的概念不是天生跟著個體自然而來,而是與社會心理(從小灌輸或對待方式)與環境設施較為相關,因此英文專業用詞裡面並沒有不便的字眼。至於不佳本身就是負面用詞,自當避免,用視力障礙就可以了。

有人問了ㄧ個很好的問題,如果是使用枴杖的民眾、老先生或老太太,或是騎機車受傷暫時使用拐杖,該怎麼稱呼他們呢?難道都統稱為身心障礙者嗎?當然不是,你可以稱呼他們”拐杖使用者”,當他們不用拐杖時,就不適合繼續使用這個稱呼。原則就是避免帶有價值判斷以及不專業的用字,陳述事實就好。

當然有些人還是認為所有字眼都帶有價值判斷,即使是”身心障礙者”也一樣。的確,比起”殘障者”或是”殘疾者”, 身心障礙者一詞已經專業且避免大多價值判斷,至於是不是完全沒有價值判斷,這是見仁見智。我認為稱呼一項功能障礙並沒有什麼歧視,例如你說烤麵包機故障了,並沒有什麼瞧不起這個烤麵包機,事實陳述罷了,同樣地,ㄧ項腦功能障礙了,也沒有什麼歧視,因為真的功能障礙了,就像感冒,身體有點不舒服,喉嚨沒聲音有點”障礙”,應該還好。或許哪天還可以找到更好字眼,而不落入不必要的優化。


(可以使用以下名詞)
認知障礙者
輪椅使用者
視力障礙者
身心障礙者
發展遲緩兒童
elevator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身心障礙者電梯)

(避免使用以下名詞)
精神病患
行動不便
視力不佳
殘障,殘疾
智障
正常人
disabled elevator, handicapped elevator (障礙電梯,殘廢電梯)

星期三, 4月 29, 2009

明天到消基會演講 網拍

謝謝同學們意見提供,帶著你們的寶貴資料,終於要上場了。信心當然滿滿!

老師在消基會六年多了,消基會各委員會委員都是志願職,沒有酬勞,不過以後有機會還是可以請你們吃個飯。

競賽就是時間管理

學生總有一些競賽,海報,報告,成品照片都是必備的,重要的是要提前做出一個完整的初稿,花些時間進行微調,最後完稿送出。在此之前,隨時提供不完整的草稿給大家,蒐集意見,集思廣益。

千萬不可截稿日才將完稿寄出來,因為學生認為的完稿在評審老師看來只是初稿的水準而已,存著僥倖絕對沒有勝出的機會。

過去實驗室學長姐们獲獎無數,其實每次競賽,不管有沒有得獎,都是一次時間管理。每次獲勝,都是一次成功的管理經驗。無論結果,都是難得的經歷。

既然參加了比賽,就要全力以赴,同時做好時間規劃,正如Google的名言: 做最好的自己(Be the best you!)。

星期日, 4月 26, 2009

不要讓MSN奪走你的寫作能力

同學的論文經常太過口語或是太像投影片,不像論文。太過口語,就不是文書;寫得像投影片,文章很容易支離破碎,讀者難以閱讀。平時應該再多觀摩一些期刊論文,學習如何做到行文順暢。如何使用嚴謹的文字與數學工具去描述想法與實驗。這無法短時間內完成,但是必須及早開始,而且逐漸養成一個習慣,才不會論文寫起來像散文,報告像msn聊天。

平常多練習
平常如果不多練習寫作,等到寫論文才寫作,除了要時時刻刻注意研究的創新與深度外,還要兼顧爬格子練作文,不就是兩頭燒嗎? 我建議大家就生活週遭裡較為軟性的題材,在部落格上不時來個個人隨筆,字數不拘,假以時日一定可以提昇寫作能力。我太太在張老師月刊期間,作者與編輯們為了練文筆,每天至少寫5000字,才能練到想寫什麼,就寫得流暢無礙。我們不是文字工作者,或許不需每天5000字,但是多寫定期去寫有助於寫作。

錯別字殺傷力大
有些人書寫時常會有錯別字,可能是受到 MSN快打習慣的影響。我承認我也有時會拼錯單字或寫了別字,但是我試著讓它只是ㄧ種特例而非常態,因為一個大學畢業的成年人老是使用錯別字是ㄧ件很糟的事,當錯別字變成ㄧ種習慣不去在乎的時候,給人的印象是不好的,尤其付你薪水的老闆絕對不會喜歡你的企劃書錯字連篇,在學術界如果是論文投稿的話,錯別字殺傷力更大,註定會被拒絕(reject),不要輕忽吧!

論文就是要論述
論文裡面常常只有圖表並沒有結果的討論,好比說這樣的結果是好是壞? 這個系統可靠或不可靠? 沒有這類的論述,就是一些數據圖表。只會做實驗,不會詮釋你的數據,那是專題生的程度。好的論文需要用這些數據來支持你的論述,有論述才是好的論文。

星期三, 4月 22, 2009

IEEE未來三大重要挑戰

今天收到IEEE發給所有會員的公開信,其中指出IEEE未來三大重要挑戰,我將它翻譯如下,並列出其中原文。

IEEE未來三大重要挑戰
1. 研究人道關懷組織所需的各種科技
2. 協助非營利組織(NGO)運用現有的先進科技以解決他們迫切的需要
3. 天災人禍時提供志願協助

過去有些人認為從事無障礙科技研究不是一門好的領域,不過從IEEE的未來方向來看,無障礙科技研究反而是走在時代願景的前端。

原文
The challenge in front of us is to enhance the image IEEE as a volunteer
body that is concious of and acts on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ivil
society. We could help out in many ways... (a) Research into areas that are
much needed by the Humanitarian Agencies, (b) Helping the NGOs and other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 adapt technology to their needs and implement
them (c)Volunteer to help during natural or man made disasters or in many
ways that we cannot foresee now.


Real-Time Object Recognition on a Mobile Device 盲人專用掃描器

美國公共電視NOVA影集: 優雅的宇宙

這個月來受邀做了兩次量子力學的通俗演講,陸續接到幾位朋友表示對量子力學的興趣,在此我想特別推薦

美國公共電視NOVA影集: 優雅的宇宙
http://www.pbs.org/wgbh/nova/elegant/program.html
全長3小時

可以線上觀看,或是購買DVD。

這是由優雅的宇宙一書(有中譯本)作者美國Columbia University 教授 Brian Greene 主持的節目,非常深入淺出饒富趣味,其中有很多近年來在弦理論(string theory)物理發展的介紹。

星期一, 4月 20, 2009

幸福的人

(攝影: 李國輝)
社會參與(志工服務):
  1. 台灣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促進會 創會理事長,共同發起人 (2009~)
  2. 消基會電信傳播委員(2003~2012)
  3. 消基會3C委員會(委員 2005~, 召集人 2007~2008),獲得2008年消基會服務獎章
  4. 指導中原大學志工團隊獲得99年青輔會金舵獎(2010)
  5. 協助木匠的家成立數位學習中心(2011)
  6. 以「翻新舊電腦,歡喜行公益」,榮獲行政院青輔會101年區域和平志工團績優團隊全國競賽「科技服務類」第一名(2012)

  • 社區課程(志工服務):
  1. 兒童天文學(星際小孩)
  2. 生活中的高科技(國小生)
  3. 芳鄰 Blog 親子營

  1. 生命力新聞: 中原大生協助精神障礙者重回職場
  2. 台灣微軟新聞室:微軟、中原大學、開拓文教 攜手翻新電腦再利用
  3. 科技濃湯報導 中原大學:翻新舊電腦,歡喜行公益
  4. 泛科學: 智活星期二-張耀仁:「我們可以為一成不變的世界中帶來些什麼?」

有人說幸福就是快樂, 無憂與無慮.
也有人說, 幸福就是能夠經常得到你所要的.
我認為, 幸福的人就是能夠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

近年來社會與社區參與, 讓我覺得一股隨身隨時的幸福感.





電子系張耀仁老師於2012年第二次獲選中原大學服務學習特優老師,回想五年前偶然間獲得國科會計畫委託,進行助人科技研究工作,開始參與身心障礙非營利組織,這一路走來,無論是學生,特別是老師自己,彷彿開啟另一個人生,本來以為人生就是教書,研究,論文,寒暑假,但總是無法獲得足夠的安全感,有了參與之後,加深對非營利組織的認識,尤其與身心障礙者的接觸更是帶給生命全新的體驗與感受,更因此看到人生新的可能和意義。
張老師連續六年指導學生組成服務學習團隊,以服務精神障礙者為主題,屢次獲得全人關懷獎資訊科技類與三創競賽全校第一名。參加全國大專資訊創新服務大賽,歷年來獲得全國第一與第二優異成績,連續五年出國參加ACM國際無障礙科技比賽,年年皆獲獎,在運用專業與科技幫助弱勢團體的過程中,師生們得到了學習付出、關懷社會的難得經驗。

更新日期 2012.8.22

星期六, 4月 18, 2009

週日下午茶: 禪、量子力學與宇宙生命哲學

講題 禪、量子力學與宇宙生命哲學

講員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胡寶林院長
中原大學電子系張耀仁副教授

時間 2009年4月19日下午2.00~5.00
地點 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展演廳
活動內容 對談宇宙與禪之生命哲學
參加對象 社區家庭,師生同仁


在較大的地圖上查看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展演廳

星期二, 3月 24, 2009

第三度問鼎ACM ASSETS

AC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etrs and Accessibility (ASSETS) 是世界一流的國際學術會議,考驗著我們實驗室團隊的創新能力,論述能力,概念呈現,以及研究成果具體對身障者之貢獻。

需要我們正面迎對,張開眼睛,思考!
應該從研究中整理出條理,讓敘事邏輯清晰無比。

去除所有含糊不清,不知所云,莫名奇妙,模稜兩可的行事習慣。

過去連續三年(2007-2008-2009),我們辦到了,累積五篇論文,兩個獎。今年我们應該也做得到。

星期三, 3月 18, 2009

專題演講: 量子力學與天文物理,張耀仁 中原大學電子系

講題: 量子力學與天文物理
講者: 張耀仁,中原大學電子系
課程: 禪與生活藝術,設計學院胡寶林院長主持
地點: 中原大學真知大樓508
時間: 3/18/2009, 5:10-6:40 p.m.

星期一, 3月 16, 2009

About play and work

Play: Work that you enjoy doing for nothing. ( Evan Esar )
Work: play that you hate to play without pay

星期二, 2月 17, 2009

亞馬遜 Kindle 2 沒有通過無障礙測試

鼎鼎大名由亞馬遜推出的Kindle 2 文字閱讀裝置,號稱下一代電子書,市場反應佳。
可惜沒有通過無障礙測試,到底無障礙使用者需要甚麼樣的裝置,盲人的需求,肢體障礙者的需求,喑啞人等等的需求是甚麼,可能需要哪些科技,這篇文章有不錯的介紹。

星期日, 2月 15, 2009

習慣會形成你的性格 性格決定你的命運

剛收到胡老師寄來猶太真言原句,回想個人從事大學教學生涯14年,其中在業界數年時間,接觸過不少學生,還有ㄧ些職場年輕人。我的學生畢業後做什麼,做得如何,大致上在研究所這一兩年就可以看出來了。這些都讓我深深體會"習慣會形成你的性格,性格決定你的命運 "這句話。


ps:

猶太真言原句:
宜慎念, 思想會變成你的語言
宜慎言, 言語會變成你的行為
宜慎行, 行為會變成你的習慣
宜慎習, 習慣會形成你的性格
性格決定你的命運

星期五, 2月 13, 2009

真實的抱怨很重要

寒假中我們416電腦教室更換九台全新電腦,並且多部主機追裝記憶體,有幾台電腦螢幕更換為19吋LCD。其實這都是起源於一個大三同學在他的部落格抱怨416設備太差,即便他想好好寫作業,開機要五分鐘,螢幕跑線條,電腦常當機,因此感到非常沮喪。

我們聽到了,系主任與助教也投入了時間與資源,真實的抱怨很重要!

謝謝這位同學。

星期一, 2月 09, 2009

令人咋舌的本"所"獲得全國數學競賽優勝

今天騎腳踏車運動,路過一所經常路過的幼稚園,不過這次可是嚇到我了,ㄧ個偌大的紅布條,典型台灣流行的自我祝賀,上面寫著"本所獲得全國數學競賽優勝",沒看錯吧?! 心想: 放過這些小孩子吧!他們都不到七歲,有的才剛滿五歲,有必要這樣嗎? 我真希望哪天看到的不是數學競賽,不是直笛比賽,也不是大人歌曲助興下的制式帶動唱,而是小孩子自得其樂玩沙,堆東西,老師只要在旁看著就好。或是,兒童的教室只是供應無盡的顏料與畫紙,或讓小孩自由演戲,鎮日有陽光藍天綠樹鳥語為伴。

教育到底是為了滿足大人虛榮,還是滿足小孩,如果小孩從小沒好好玩過,沒天真過,沒瘋過,累積足夠快樂能量,以後哪來自信面對人生數十年的挑戰!

大人自己放手,也放過這些小孩子吧!

ps: 雙語幼稚園 英文越早學越好嗎? 參看林佩蓉等人所做整理(pdf)

星期四, 2月 05, 2009

如何寫出一篇高水準的論文

我極力推薦這篇文章,原來期刊投稿指南也可以寫得這麼好。

開始擔任招生大使


昨天中午到新莊恆毅中學介紹中原大學電資學院,雖然往年多少會參與這種活動,今年改由專人(也就是我) 從頭到尾執行,預計造訪十所北桃竹苗高中,相對以前各院代表老師一起驅車同行,今年頗有天涯我獨行的感覺。

恆毅中學的學生很活潑,先到演講廳的同學都搶坐第一排,大出我意料之外(因為習慣了很多大學生早到搶最後一排,遲到才無奈坐第一排),會後大概有五六位同學留下來問問題,還相約九月大家中原大學見,真是可愛的一群高中生!

中原大學是很好行銷的一所大學,因為優點太多了,只是過去習慣了樸實無華,無意向外人道。演講前兩天,我大概花了2~3個小時就做好了投影片。

小心!『二手電波』就在你身邊 (為消基會撰文)

小心!『二手電波』就在你身邊
作者: 消基會3C委員會召集人張耀仁
刊登: 消費者報導2009年二月份

手機已經是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然而手機電磁波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傷害,ㄧ直是ㄧ個有爭議卻無定論的議題。2007年國際癌症期刊刊登一篇在北歐五個國家所做的一項大規模研究,針對使用手機超過十年以上者以及對照組進行罹患腦部腫瘤風險調查,年齡層從18歲到69歲不等,調查地區包含丹麥全國,對芬蘭百分之98人口居住區,在挪威則是針對人口較為密集的中部與南部地區,以及瑞典主要人口密集地區等等。其統計結果十分令人值得注意,使用手機超過十年以上者,罹患惡性腦部腫瘤機會增加百分之39。此外,2000-2003年間在德國針對30-69歲罹患惡性腦部腫以及對照組所做的研究調查發現,使用手機超過十年以上者,罹患惡性腦部腫瘤機會增加百分之120。這些調查結果提醒我們不能忽視手機使用上的安全,應該小心避免成為手機重度使用者,儘可能減少手機使用時間,以確保自身的健康。

早期的手機天線多半外露,近年來手機設計朝向風行隱藏式天線設計,這類手機在通話時藉由手機背面的隱藏式天線輻射電磁波與附近基地台通訊,經由量測結果發現這類手機從機背所發射電波強度為手機正面的四倍之多,也就是說手機在通話中時,射向鄰近的電波遠比射向使用者自身的電波為強,尤其在擁擠的捷運車廂或是緊鄰而坐的火車與長途客運車內,如果乘客在通話中,面向機背的鄰座乘客無形中可能暴露在比手機使用者更高的電磁輻射,這種情況與二手菸類似,也就是與吸煙者共處ㄧ室時,不吸煙者所吸入的二手菸危害每每高於吸煙者本身。在車廂或室內緊鄰而坐時,使用手機者無形中成為『二手電波』的製造者,將高強度的電波射向緊鄰機背的不幸受害者而不自知。這種情況隨著通話時間拉長,暴露於電磁輻射時間將會增加。

近年來,通訊業者為了促銷與競爭,推出越來越多的網內互打免費方案,無形中鼓勵用戶多加使用手機,於是在捷運車廂內或是長途火車從上車一直講到下車的乘客屢見不鮮,無論是高談闊論,接洽生意,或是戀人情話綿綿,常令鄰座旅客不得安寧。因此在室內或車廂內使用手機時,除了應該放低音量,輕聲通話,同時為了身旁的人,也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更應該長話短說,減少製造『二手電波』,以降低手機電磁輻射的暴露時間。

至今沒有研究結論顯示手機使用會對健康造成立即的危害,然而也沒有證據顯示手機絕對不會造成健康上的風險,過去長久以來很多人將手機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危害視為簡單的是非題,然而以上所提到的北歐以及德國的大規模手機用戶研究,對手機如何影響健康提供了一個較新的視野。在手機使用者年齡層上,很多國家為了國民的健康,寧願採取較為保守的作法,包括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俄羅斯、義大利、以色列等國,都已提醒兒童青少年及孕婦少用手機,近年來台灣六至十八歲的學童及青少年使用手機情形已經非常普遍,由於學童及青少年都尚在發育階段,孕婦與胎兒也可能較容易受到電磁輻射的影響,因此我們呼籲民眾,當身邊有兒童青少年或是孕婦時,應該避免使用手機,尤其不可將機背朝向兒童青少年或是孕婦。此外,人人有權拒絕成為二手電波的受害者,當身邊有人長時間使用手機通話者,應該注意彼此距離是否過近,或是正好朝向機背,適當採取自身防護措施,減少暴露於手機電磁輻射,降低健康上的風險。

國內對於手機使用,安全預警觀念一向偏低,採取一些預防措施總是好的,我們建議在能夠使用固網電話時,應當避免使用手機,除了可以節省通話費,也減少不必要的手機電磁波暴露。我們也建議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與手機相連接的耳機接聽電話。此外,在電梯,牆角等小而封閉的環境裏使用手機,會使手機輻射強度增大,因此應盡量在收訊良好的地方使用手機。

最後為了手機使用上的安全,我們要提出以下幾項呼籲
1. 孕婦與兒童青少年應該儘量減少手機通話時間。
2. 手機通話時,請輕聲細語,並且長話短說。
3. 二手電波可能有礙健康,通話中勿將機背朝向鄰人。
4. 身旁有孕婦與兒童青少年時,最好不要使用手機,或是到其他地方使用。

Publications of Yao-Jen Chang

Citations to my articles
Vitaes of Yao-Jen Chang
Refereed Journals
  1. Hung, Jen-Wen, Chou, Chiung-Xia, Chang, Yao-Jen, Wu, Ching-yi, Chang, Ku-chou, Wu, Wen-Chi, Howell, Stephen , “Comparison of Kinect2Scratch game-based training and therapist-based training for the improvement of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roke: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ingle-blinded trial ” , Oct., 2019,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 55(5), 542-550.  (SCI)
  2. Jen-Wen Hung*, Yao-Jen Chang, Chiung-Xia Chou , Wen-Chi Wu, Stephen Howell, Wei-Peng Lu, "Developing a Suite of Motion-controlled Games for Upper Extremity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A proof of concept study", Games for Health (SSCI), Vol. 7, No. 5, Oct. 2018, pp. 327-334 https://doi.org/10.1089/g4h.2017.0141
  3. Jen-Wen Hung, Yao-Jen Chang*, Wen-Ying Han, “Game technology to increase range of motion for adolescents with cerebral palsy: a feasibility study ”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Disability and Human Development , 16 (3), 267-274. 2017. 
  4. *Yao-Jen Chang, Yan-Ru Chen, Tsen-Yung Wang, Shu-Fang Chen,  and Rhi-Hua Liao, Enriching service learning by its diversity: Combining university service learning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o help the NGOs adapt technology to their needs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Volume 27, Issue 2 (2014), Page 185-193 (SSCI)
  5. *Yao-Jen Chang, Yao-Sheng Chang, Assessing Reflection, Peer Support and Usability of Blogging in Hybrid Learning Environments,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vol. 22, No. 1, 2014. pp. 3-17. (SSCI)
  6. *Yao-Jen Chang, Kang-Ping Lin, Li-Der Chou, Shu-Fang Chen, Tian-Shyan Ma, Statistical Anomaly Detection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 (now titled 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 , Vol. 18, No. 1, 2014.  pp. 384-390. (SCI)
  7. *Yao-Jen Chang, Wen-Ying Han, Yu-Chi Tsai, A Kinect-based upper limb rehabilitation system to assist people with cerebral palsy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Vol. 34, Iss. 11, Nov. 2013, pp. 3654–3659 (SSCI)
  8. *Yao-Jen Chang, Li-Der Chou, Tsen-Yung Wang, Shu-Fang Chen, A Kinect-based Vocational Task Prompting System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Vol. 17, No. 2, 2013. pp. 351-358.  (SCI)
  9. *Yao-Jen Chang, Shu-Fang Chen, Li-Der Chou, A Feasibility Study of Enhancing Independent Task Performance for Peopl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Through Use of a Handheld Location-Based Prompting System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 Vol. 16, No. 6, 2012. pp. 1157-1163. (SCI)
  10. *Yao-Jen Chang, Tsen-Yung Wang, Shu-Fang Chen, Tien-Shyan Ma, Anomaly Detection to Increase Commuter Safety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and Physical Disabilities, Volume 24, Issue 1 (2012), Page 9-17 (SSCI)
  11. *Yao-Jen Chang, Shu-Fang Chen, An-Fu Chuang, A Gesture Recognition System to Transition Autonomously Through Vocational Tasks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Vol. 32, Iss. 6, 2011. pp. 2064-2068 (SSCI)
  12. *Yao-Jen Chang, Shu-Fang Chen, Zhi-Zhan Lu An Accelerometer-based Handheld System to Reduce Breaks in Performance of Young Adult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Vol. 32, Iss. 6, 2011. pp. 2530-2534 (SSCI)
  13. *Yao-Jen Chang, Shu-Fang Chen, Jun-Da Huang A Kinect-based system for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a pilot study for young adults with motor disabilitie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Vol. 32, Iss. 6, 2011. pp. 2566-2570 (SSCI)
  14. *Yao-Jen Chang, Tsen-Yung Wang, Yan-Ru Chen A Location-based Prompting System to Transition Autonomously Through Vocational Tasks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Vol. 32, Iss. 6, 2011. pp. 2669-2673 (SSCI)
  15. *L. D. Chou, N. H. Lai, Y. W. Chen, Yao-Jen Chang, H. Y. Shin, J. Y. Yang Mobile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for Families with Children with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 Vol 15, No. 4, 2011. 585-593 (SCI, SSCI)
  16. *Yao-Jen Chang, Yao-Sheng Chang. Investigation of Organizational Interaction and Support in an NGO through Computer-Mediated Discussion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 Volume 14, Issue 3, 2011. pp. 130-140. (SSCI)
  17. *Yao-Jen Chang, Tsen-Yung Wang, Shu-Fang Chen, Rhi-Hua Liao, Student Engineers as Agents of Change: Combining Social Inclusion i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Students,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Vol. 24, No. 3, 2011. 237-245 (SSCI)
  18. *Li-Der Chou, Yao-Jen Chang, Wen-Shien Peng, and Jyun-Yan Ya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ocial Network Services", Journal of Internet Technology, Vol. 12 No. 1, P.139-151. 2011. (SCI)
  19. *Yao-Jen Chang, Shu-Ming Peng, Yan-Ru Chen, Hung-Chi Chen, Tsen-Yung Wang, Shu-Fang Chen, Autonomous Indoor Wayfinding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7:45, September 2010. pp. 1-13. (SCI)
  20. *Yao-Jen Chang, Tsen-Yung Wang "Indoor Wayfinding Based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for Individuals with Multiple Special Needs" Cybernetics and Systems, Vol 41, Iss. 4, 2010. 317-333. (SCI)
  21. *Yao-Jen Chang, Tsen-Yung Wang, Comparing Picture and Video Prompting in Autonomous Indoor Wayfinding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 Personal and Ubiquitous Computing, 14(8):737-747, 2010 (SCI, SSCI)
  22. *Yao-Jen Chang, Tsen-Yung Wang, Mobile Location-based Social Networking in Supported Employment for Peopl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Cybernetics and Systems, Vol. 41, Iss. 3, 2010, 245-261. (SCI, SSCI)
  23. *Yao-Jen Chang, Rhi-Hua Liao, Tsen-Yung Wang, Yao-Sheng Chang Action research as a bridge between two worlds: Helping the NGOs and humanitarian agencies adapt technology to their needs, Systemic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Vol. 23, No. 3, June 2010. 191-202. (SSCI)
  24. *Yao-Jen Chang, Hung Huan Liu, Tsen-Yung Wang, Mobile Social Networks as Quality of Life Technology for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une, 2009. pp. 34-40. (SCI)
Invited article
Invited speech
  • Yao-Jen Chang, Games in Assessment and Therapy for Community Based Rehabilitation. AOCNR 2015, Seoul, South Korea. Sep 3~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 Y. S. Kang,  Y. J. Chang,  S. G. Miaou, L. Y. Chen, Y. S. Chang (2017, June). A Service Learning Approach to Developing a Kinect-based Showering Training Game for Children Who Do Not Talk.  In Proceedings of the 124th Annual Conference of American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 June 25 - 28, 2017, Columbus, Ohio, USA.
  • Chang, Y. J., Kang, Y. S., Chang, Y. S., Liu, H. H., Chiu, Y. L., & Kao, C. C. (2016, October). Designing a Kinect2Scratch Game to Help Teachers Train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for Pedestrian Safety. I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International ACM SIGACCESS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pp. 269-270). ACM.
  • Chang, Yao-Jen, Liu, Hung-Huan, Kang, Ya-Shu, Chang, Yao-Sheng, Kao, Chia Chun,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Smart Glasses to Design Games for Cognitive Training, 13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mote Engineering and Virtual Instrumentation (REV 2016), 24-26 February 2016, UNED, Madrid, Spain
  • Yao-Jen Chang, Ya-Shu Kang, Yao-Sheng Chang, Hung-Huan Liu, ARCoach 2.0: Optimizing a Vocational Prompting System Based on Augmented Reality for People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ACM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Lisbon, 2015 Oct. 26~28.
  • Yao-Jen Chang, Ya-Shu Kang, Yao-Sheng Chang, Hung-Huan Liu, Cheng-Chieh Wang, Chia Chun Kao, Designing Kinect2Scratch Games to Help Therapists Train Young Adults with Cerebral Palsy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Settings, ACM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Lisbon, 2015 Oct. 26~28.
  • Yao-Sheng Chang, Yao-Jen Chang, Chun-Huang Liao, Enabling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to Autonomously Manage Vocational Tasks through Use of a Mobile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EdMedia 2014, Tampere, Finland. Jun. 23~26.
  • Yao-Jen Chang, Cheng-Chieh Wang, Yan-Siang Luo, Yu-Chi Tsai, Kinect-based Rehabilitation for Young Adults with Cerebral Palsy Participat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 Programs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Settings, EdMedia 2014, Tampere, Finland. Jun. 23~26.
  • Yao-Jen Chang "Digital inclusion as a bridge between two worlds," the 24th 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onference, Denver, USA. Mar. 13~15, 2013.
  • Yao-Jen Chang "Student Engineers as Agents of Change," the 23rd National Service-Learning Conference, Minneapolis, USA. Apr. 11~14, 2012.
  • Yao-Jen Chang, Wan Chih Chang, Tsen Yun Wang "Context-Aware Prompting to Transition Autonomously Through Vocational Tasks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ACM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ASSETS 2009), Pittsburgh, USA. Oct 26~28.
  • Yao-Jen Chang, Shih-Kai Tsai, Tseng-Yun Wang, A Context Aware Handheld Wayfinding System for Individuals with Cognitive Impairments” ACM ASSETS 2008, Halifax, Canada. Oct. 13~15, 2008. pp. 27-34.
  • Yao-Jen Chang, Hung-Huan Liu, Shu-Min Peng, Tsen-Yung Wang, Potential of mobile social networks as assistive technology: a case study in supported employment for people with severe mental illness. ASSETS 2008, ACM ASSETS 2008, Halifax, Canada. Oct. 13~15, 2008. pp. 239-240.

中文著作(Publications in Chinese)

星期五, 11月 28, 2008

實驗室成員榮譽事蹟



(2020年)
  • 109年度中原大學服務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指導服務學習團隊以「體感遊繫,心的距離」榮獲2020年度全人關懷獎科技環境類全校第二名
(2019年)
  • 國科會108年度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2018年)
  • TANET2018最佳論文獎
  • 國科會107年度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 107年度中原大學服務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指導服務學習團隊以「結伴奇夢子,啟動心密碼」榮獲2018年度全人關懷獎科技服務類全校第二名
(2017年)
  • 2017年教育部青年署服務學習全國績優課程教案(第四屆)
  • 指導學生團隊,榮獲教育部106年青年服務學習夢想實踐家【優秀企劃設計獎】
  • TANET2017最佳論文獎
  • 106年度中原大學服務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國科會106年度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 指導服務學習團隊以"阿宅變暖男"二手電腦公益修復榮獲2017年全人關懷獎科技環境類全校第一名
(2016年)
  •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特優課程
  • 105年度中原大學服務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國科會105年度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 指導服務學習團隊以「體感好幫手,科技好生活」榮獲104學年度全人關懷獎科技服務類全校第二名
(2015年)
  • 指導專題生以交通安全由我開始獲得中原大學創意構想競賽第二名
  • 國科會104年度優秀人才獎勵
  • 中原大學 103 學年度服務學習特優教師(第三次獲獎)
  • 104年度中原大學教學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104年度中原大學服務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指導中原大學通訊學程與電子系高嘉駿等同學榮獲103學年度三創比賽社會創新類全校第三名
  • 指導服務學習團隊以"翻新電腦"榮獲103學年度全人關懷獎社會關懷類全校第二名
  • 獲選中原大學特聘教授
  • 獲邀 AOCNR2015, Seoul,大會演講 
(2014年)
  • 指導中原大學通訊學程與電子系羅彥翔等同學,以 "翻新「救」電腦,動手做公益",參加2014青年志工團隊全國比賽(科技服務組),獲得全國第二。
  • 教育部青年署服務學習全國績優教師(第一屆)
  • 103年教育部青年署服務學習績優教案
  • 國科會103年度優秀人才獎勵
  • 103年度中原大學教學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103年度中原大學服務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指導服務學習團隊以"翻新電腦"榮獲102學年度全人關懷獎社會關懷類全校第二名
  • 獲邀擔任知名國際科學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ensor Networks 編輯 (SCI )
(2013年)
  • 指導中原大學通訊學程與電子系陳以邵等10位同學,以「科技尬服務,蹦出心滋味」,榮獲教育部102年區域和平志工團績優團隊「科技服務類」全國第一名
  • 指導魏子崴以【結合語音與影像處理技術協助精障者備餐工作之可行性研究】榮獲資訊學會碩博士最佳論文獎佳作獎。
  • 國科會102年度優秀人才獎勵
  • 102年度中原大學教學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102年度中原大學服務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拓展計劃顧問教師
  • 服務學習團隊以"服務尬科技迸出心滋味"榮獲101學年度全人關懷獎社會關懷類全校第二名
  •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團隊成果獲選為美國服務學習年會年度 showcase。題目 A Bridge between Two Worlds
(2012年)
  • 張耀仁老師指導中原大學通訊學程與電子系劉芳琳等10位同學,以「翻新舊電腦,歡喜行公益」,榮獲行政院青輔會101年區域和平志工團績優團隊全國競賽「科技服務類」第一名
  • 張耀仁老師獲101年度中原大學教學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張耀仁老師獲101年度中原大學服務特殊優秀教師獎勵
  • 指導研究生魏子崴參加由ACM主辦的2012無障礙科技大賽,獲得世界第三名
  • 張耀仁老師獲國科會101年度優秀人才獎勵
  • 張耀仁老師率領服務學習團隊以"服務尬科技迸出心滋味"及"翻新舊電腦歡喜做公益"分別榮獲100學年度全人關懷獎資訊科技類全校第二名與第三名
  • 第四屆全校服務學習特優教師(第二次獲獎)
  • 中原大學服務學習團隊成果獲選為美國服務學習年會年度 showcase。題目 Student engineers as agents of change
(2011年)
(2010年)
  • 張耀仁老師帶領學生參加2010第15屆大專校院資訊服務創新競賽,以身心障礙者福祉科技獲得整合應用組全國第一名。(經濟部工業局頒獎)
  • 張老師獲頒中原大學研究創作指導獎,獲獎題目: 身心障礙者室內自動尋徑導航系統(校內研究指導獎)
  • 指導電子系精障服務學習團隊獲得全人關懷獎資訊類組全校第一名
  • 指導電子系陳奕蒨「行動關懷 搭起兩個世界的橋樑」以發展遲緩兒童如廁訓練輔具 ,獲得中原大學三創比賽全校第三名
  • 陳虹綺獲得中國工程師學會99年度學生工程論文競賽電機組佳作
  • 陳虹綺獲98年度中原大學研究創作獎獲獎題目: 身心障礙者室內自動尋徑導航系統
  • 指導張萬志精障研究"情境感知-協助認知障礙者複合式工作提醒系統"獲得資訊學會全國『碩士最佳論文獎』佳作(學會頒獎)
(2009年)
(2008年)
(2007年)
(2006年以前)
  • 張耀仁老師獲選教育部優良社團指導老師--中原登山社
  • 張耀仁老師與兩位指導老師共同獲得 ACM/IEEE Supercomputing 1991 Best Paper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