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07, 2009

綻放熱情,全心投入 做最好的自己


幾位老師大嘆現在學生入學程度差,先天不良的情況下,上課也不太用心,儘管老師比往年更賣力講,上課也更加準時,學生卻用期中考20分回報你,頓時周圍的氣氛呈獻”very depressed, very frustrated”,儘管抱怨歸抱怨,我知道這些老師都會繼續賣力教學,因為他們都是非常敬業的一群,也都非常關心學生,甚至擔心他們這種樣子畢業出去以後一點競爭力都沒有,學校也會從企業的最愛變成最不愛,畢竟過去十年來國立大學增班擴校對私立大學的確造成可觀的排擠效應,使得原先會進入本校的學生,現在都進入了中上等的國立大學,這也難怪老師们憂心忡忡了。

教育有沒有可能跳脫升學,就業? 分數不高就代表學生沒有出息嗎? 學生念書只是未來找個高薪的工作嗎? 我想不是這樣子的,年輕一代面臨跟我們20~40年前不同的環境,那時候,學歷就是一帆風順的保證,每人一片天,個人埋頭努力就會成功。現在世界顯然不太一樣了,現在有Internet,Google,有iPhone,有WTO,公平貿易,現在不少學生就學期間已經有經濟壓力,打工賺學費,學生提早接觸社會,台灣也正面臨一個要從資本密集,以製造為主的國家逐漸進入一個智識密集,以創造力和服務業為主的未來。年輕的一代面臨全新的挑戰,他們需要克服的困難已經不是把那幾本教科書讀好,乖乖在教室聽講,期中期末考得讓老師滿意窩心就足以應付了。

所以老師们,不用太灰心沮喪,學生不像以前高分考進來,表示他們沒有把全副心力用在念書,或許他們高中時貪玩了ㄧ些,忍不住多參加了ㄧ些社團活動,或是四下無人時多讀了幾本小說,也可能心愛的模型飛機玩得過火了ㄧ些,以致於沒有如父母師長所願,考上一個世俗眼光中更好的大學。跳脫世人思維,這些孩子看來反而是寶,因為他們沒有完全被升學主義馴服,只為分數至上的生活而活,他們仍保有一份自我,ㄧ些人味,還沒定型,還有很多潛力尚待開發,在我看來,他們正是大學夢寐以求的學生。分數不過是一種指標,如果把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好奇心,不順從的心全部加起來,我們的學生絕對是很棒的,如果從這些地方來欣賞他們,會發現他們實在很優秀。唯一讓我為他們感到可惜的是,他們之中有些還不知道自己的好,也跟著別人用老師,家長,社會的眼光將自己歸類為聯考失敗者,沒有去發掘自己的優點在哪裡,沒有給自己一個適性發展的機會,繼續用別人的標準來過活,因此活得沒有信心,繼續畏縮而不敢有所做為,如果他們真的沒有看清這點,繼續埋沒自己,那麼別人對他們的輕視,恐怕遲早就會成真。

很慶幸自己所在的學校是多元發展的,往學術發展,有(S)SCI,往創造力發展,有三創,往全人發展,有服務學習,往國際發展,有各種國外學程;要就業,學校提供企業實習;要體驗成長,有多元社團生活。我常鼓勵同學们,不要跟著別人走,因為別人不一定對。別人去補習有效,你不一定有效。給自己一個成長的空間,不要繼續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好好去找ㄧ個適合自己的目標,用最多的好奇心去百般嘗試,練習放大格局往大我著想,然後用心去投入,試試看,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再來決定自己的未來該怎麼走。千萬不要讓別人為你決定未來,而你真正想做的卻從來還沒開始。老師不求你們成績功課高分亮麗,我希望你們找到讓你綻放熱情,全心投入的領域,一次自主學習的經驗,一個宏遠的大我,做最好的自己。

寫于看了 WE ARE TEAM,WE WORK TOGETHER!之後

1 則留言:

Bonnie呆呆 提到...

謝謝張老師另類的看見與提醒,這是個很好的思考方向~跳脫傳統流俗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