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對於任何一個非營利組織來說,捐款都是十分敏感但極為重要的。個人在消基會兩個委員會服務八年了,其中就不巧經歷兩次消基會財務困難(不是我害的喔),負債兩千萬,職工甚至三個月發不出薪水,相信我,對一個有30個支薪正職員工,近千位志工,數百位教授,數十位律師,形象良好的NGO,這種事情真的八年來發生兩次了。
我覺得捐款募款,其實與一個NGO的宗旨與核心價值應該連結,儘管這種連結不需去刻意去突顯,去強調,然而個人認為不該一刻遺忘。回憶莫拉克風災時,中原大學長期服務的部落深受其害,當時因為部落重建,需要不少資訊設備,所需金額一開始不過十來萬,本來覺得一兩人掏個腰包,就解決了。然而這樣的捐款有何意義,我百思不解。後來我們發動全校學生與職工,由我任職的電算中心提供一個貨櫃的二手零件,50義工們排班,每天開放最多工作八小時,三個星期後重建60台電腦,另外設計學院院長手繪山水畫卡,一幅兩千起跳,全校教授熱烈響應,兩星期內居然募得40萬,最後購置80台電腦液晶螢幕,然後我再打電話給微軟資深王副總,告知我們還缺軟體,滑鼠,電纜和鍵盤,隔天,微軟快遞了七大箱零件到中原大學。再來,安排老師學生們,派遣學校公務車每個周末到高雄台東各部落,老師學生們到部落動手協助重建資訊教室,至今與部落還是經常聯繫。
比其少數人的捐款,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到用自己的專業服務他人,而義賣則解放了老師們固有的疏離,職員們學到關心社會的管道,並且從實踐中去體會,部落不只收到資源,更是接取到這些學生們滿滿的真心,從此,我更加堅信募款應募天下款,除了募款,也要募專業與開啟愛心,募款不只於受者的需求,更是授者的社會啟蒙,如果募款僅由少數人捐助,那麼成立NGO的意義在哪裡,任何一個NGO 不都是應該引發更多人加入助人的行列嗎?
當然,錢雖不是萬能,沒錢絕對是萬萬不能。周圍兩個朋友去年失業了,真的走投無路,連要給孩子吃甚麼都做不到了,"借"他十萬六萬,再陪他哭一場,這時候錢絕對是重要的。
對於身權會,我個人粗淺的看法是藉由各種管道,包含教育部,國科會給的計畫,讓協會以專業獲取收入,這包含教材編寫費,演講費,講師費,顧問費等等,這是開源的策略。再者因為協會也參與這些計畫,一些協會的雜費也可以從計畫支出,做到節流。
另外,對於近年來NGO經營日漸艱困,我覺得有義務讓學校中一些關心的教職員知道,因此近日內將有一筆捐款進來,幾十位同仁們願意省下尾牙,多數同意捐助NGO。
對於捐款,我們當然歡迎,像是就服員將她的獎金三千元捐出,研習會講師捐出講員費,我的學生們近年來每年平均捐兩萬多各類競賽獎金,都會持續走下去,只是我都會覺得有義務讓學生知道捐款的意義,在於與人重新連結,與社會結合成大我,如果她們真的了解這個意含,我真得不在意她們捐三千或三萬。在這同時,每個理監事都已經以專業投入協會的工作,令人感佩不已,捐款真的量力了。
最後還有一項,因為在協會支持下,中原大學獲得兩項科技專利,希望有朝一日能被金主授權,授權金將全數捐給協會。消基會的會歌是羅大佑的明天會更好,羅先生已經老早將這首歌的版權捐給消基會,多年來消基會已經收到五百多萬權利金,每次有人在好樂迪K這首歌,就是在資助消基會,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協會也做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