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4月 27, 2008

New stuff with Microsoft

In the Harry Shum's keynote speech at WWW 2008 and one of the industrial tracks by Tao, Microsoft feature the following two search services, one called virtual earth and the other photosynth. They look like fun. Definitely, we should try them out.
  • http://maps.live.com (does not only provide satellite image which is low resolution but also aerial views taken by airplanes flight-by)

星期五, 4月 25, 2008

Hanging out around WWW 2008







難得我的學生欣佑也一起來參加WWW2008,他似乎融入的不錯,對於要聽哪個場次相當有主見,也懂得選擇主題加以評價。來此以前,他雖然沒有跟外國人聊過天,不過在這裡,他與ㄧ位UC Santa Cruz 來的學生已經變成每日見面的好友,昨天晚上在人民大會堂大會晚宴,能加入我與旁座四位英國人(分別來自澳洲,新加坡,香港)談話,大方聊音樂,賽車,足球,令我不得不對新ㄧ代的年輕人另眼看待,他們自小生長在一個日益國際化,生活網路化的新時代,有其特有溝通方式,也許他們不知道蒲亭,但是他們知道Schumacher,他們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正如我們知道他們不知道的東西。


Kai-Fu Lee - Google Keynote, WWW 2008 Beijing

星期三, 4月 23, 2008

拜訪北大 , 微軟亞洲研究院


4/22是WWW2008會議的前ㄧ天,與欣佑一同到風景優美的北大走ㄧ走。在北大書店裡買了這裡的天體物理學教科書,這個禮拜晚上在旅館裡就有不錯的書可以看了。

當天傍晚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邀請作者們到院內參觀,沒想到地點也在北大附近,北航大學的正對面,所以ㄧ天之內就連續來了北大兩次。

享受了MSRA準備的豐盛晚餐,席間與當地一位學者相談甚歡,也順便了解ㄧ下本地大學裡的研究與教學走向。MSRA 特別準備了他們的研究成果與來賓分享討論,其中跟ㄧ部機器比賽作對聯,我寫了"中原天下群雄爭鋒",機器回應"五湖四海眾英逐鹿",機器還下了橫批"人才濟濟",當然這需要人工智慧學習與統計運算。可以面對面與這些研究人員討論真是過癮,因為每個展示都仔細看了聊了,結果只看了五個研究,巴士就要返回國際會議中心,真可惜還有ㄧ半沒看。很豐富的ㄧ次經驗。

星期二, 4月 15, 2008

春天的花園 三部曲

中原校園不大,但是很美,很多來過中原的朋友都會這麼說。每天在這裡教學研究與生活,身處ㄧ個優美環境,是一種幸運。

尤其春天來到,先是眷戀冬末寒天的櫻花,先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開花。接著三月來到,不時春雷陣陣,雨水不停,寒意時有時無,校園裡的杜鵑花,白的純潔,紅的驚豔,最適合在雨中且人群稀少的冷天裡孤獨欣賞,清翠欲滴。有時不免令人想起母校椰林大道春日多雨的杜鵑花叢。

到了四月,主角換人,蕃茉莉豋場,濃郁的花香,不論視覺或嗅覺上,你都無法忽略她的存在。蕃茉莉原產地在南美洲,剛開花是紫色,然後逐漸轉白,因此同ㄧ株樹上有紫有白,充滿生命力,是校園春天的招牌花種之ㄧ。四月中,正是她的花期,不過不到一兩週,尤其是遇到熱的氣溫,花期會立即嘎然而止,因此,如果你愛賞花,就要趁現在。

星期四, 3月 27, 2008

思維的盲點

人為什麼會出現思維的盲點? 在業界將近十年的經驗與大學教書生涯十來年的觀察,我發現思考事情時只考慮自己,沒有考慮團隊或他人,常常是一個思維盲點的起因。人天生自私,大部分的人思考都是先從自己利益做起,這是無可厚非的。看到一些中原畢業生,有些人已經擔任重要公司的副總甚至負責人,他們的同學卻還在當一個自艾自怨的工程師,是因為在校成績嗎?是因為工作表現嗎?都有可能,但是很明顯的,從他們的談吐可以發現明顯的不同,有些人總是想到自己,如何加薪如何讓自己不要太累,如何換ㄧ家好ㄧ點公司? 有些人想得不一樣,如何讓新人更快進入狀況,我可以做出什麼貢獻? 如果能少從"我"出發,多一點"我們"的考量,我相信很多事後出現大問題的痛苦後悔可以減少。少一點為自己,不見得就是對自己不好,多一點為別人,生活也許更精采。

使用印表機,白紙廢紙任意丟棄,用完白紙不去補充,反正我印完了,茶葉倒在水槽,飲料包放在公用實驗桌上,看似一些小事,其實都是一個學生真實自私小我的表現,我相信如果未來這些人的老闆看到這個景象,這些學生是很難找到工作的,很多人相信自己可以透過較好的包裝予人不同的形象,但是不要小看那些社會上有歷練的人,是誰有大智慧? 是誰耍小聰明?

經驗告訴我,能為別人著想的,思維出現盲點的機會較少,反之,只想到自己的研究的人,攤開研究計畫ㄧ看,簡直問題百出。上天有道,天公疼憨人,大概也適用於此吧!

星期三, 3月 19, 2008

畢業前夕 你 Master 了嗎?

Master , 不只是一種學位,也是大師, 精通某種領域者, 你 Master 了嗎?
(1) 對論文題目內容,是否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 自己尋找題目,發掘問題,提出想法
(2) 是否有應用工具(寫程式等)解決問題的能力 -> 程式能力,儀器操作
(3) 是否能清晰表達你的思維的能力 -> 別人能否聽懂你的表達
(4) 是否具有足夠理解學術論文的能力 -> 學術涵養,領域熟析程度

星期一, 3月 17, 2008

SCI and SSCI

I met a Taiwan professor at the Pervasive Health 2008 in Finland. He told me
"SCI = Stupid Chinese Index
SSCI=Super Stupid Chinese Index"

星期日, 3月 16, 2008

不ㄧ樣的同儕審查

送審論文受到嚴格檢驗與批評,甚至有時凶悍到難以招架,但除了耳聞極少數惡意的特例外,這種同儕審查對作者或是整個學界都是有益的。尤其與你素未謀面,也不認識你的學者,願意花心思閱讀他人論文併且提供改進參考建議,實為ㄧ種優良學術傳統。

不過有時候也會遇到知音,極為欣賞你的研究,並且毫不保留的讚美,不免讓人感動。印象中在我們三篇不同的國際性論文裡出現以下三個例子:

(1) "Nice work!"
這是我们收過最短也是最有力量的書面審核意見,加上驚嘆號後也只有三個字。就因為這位評審的意見,我们的論文被接受了,儘管另一評審強烈主張退回我們論文。

(2) "這篇論文將是未來這個領域文獻中最重要的貢獻"
我们無法得知這到底是哪位小姐先生,因此評審根本不需討好我們,於是我們就把這句話視為ㄧ句真心的讚美。也許這位評審有點言之過早,居然連未來都算進去了。不過看到這種評語,足以讓你雀躍好幾天,年輕回去好幾歲。

(3) 長篇且具體的稱讚

我們論文中的方法,實驗結果,系統架構,長處,特色,甚至連未來可推廣性,全部被點名到了,而且這位評審對論文每個面向好在哪裡居然比我們自己還清楚,我們確實從沒想到我們具備他提到的每個優點,儘管事後論文再次讀來,發現這位評審講得並沒有錯,可說是遇到知音啊! 這已經是好幾個月前的事,不過即使現在讀來,心中仍然有無限的感動。

星期六, 3月 15, 2008

The teacher

My son Calvin attends Holistic High School. It is a boarding school and three meals are served everyday. I was recently told a story that happened some years ago. For the nutritional reasons, one cook prepared vegetarian meals sometimes. One day, she found her car vandalized with shits all over. The school principal went to her car and washed them away in person before he investigated the whole thing.

I applaud for the principal. No matter whether they liked vegetarian food, student protest in this way was inappropriate. The principal held himself responsible by having not educated student well.By reflections, he and the teachers improve the way they teach and the way students learn. I think a good teach is always one who constantly reflects.

星期五, 3月 14, 2008

夜深人靜 蛙聲獨鸣

漢文化缺乏愛智的傳統,知識多以實用為目的,知識是用來獲取別的東西達成某種目的的工具,因此很少人能夠享受知識本身的樂趣。我們嚐過知識有多甜嗎? 我們有過曾經讀過ㄧ些道理以後,發現人生不虛此行的經驗嗎?

希臘人有愛智的傳統,愛智(the love of wisdom) 在希臘文理就是 Phil-o-sophy( Phil :愛 + sophie :智慧),也就是哲學 (Philosophy),知識與智慧本身就是目的,不需要只是ㄧ種獲取或達成某種俗世目的的工具。希臘人以及其所影響之西方後世發現知識與智慧本身就足以讓人愛不釋手,其愛之大之深,蘇格拉底,伽利略甚至願意為真理而死。

去除知識的工具性,或許是進入知識領域,享受研究的大門。

寫于ㄧ個夜深人靜 蛙聲獨鸣的家中


幾句話 給研究所新生

做研究要知行合一。

做太多的時候,何不停下來想想。想太多的時候,何不開始去做。

隨時去問,我在做什麼,我懂我在做什麼嗎? 或許你就會真正發現什麼

保持察覺週遭與同時也關照內心,練習專注,有時候原來看不清楚的東西,會豁然清晰。有時候做不到的事情,會頓時做到。

經過苦,才會嘗到甜。

專注在過程,盡情去做,做好每ㄧ個你該做好的,苦反而不苦,汗水讓你快樂。如果只專注在結果,原本可以是甜的歷程,卻反而讓你覺得其苦無比。

只有在歷經過程中才有可能令人享受,ㄧ但你覺得完成,其實已經結束了。

Find love in what you do and do what you love.

星期三, 2月 20, 2008

給 Jack

Jack 說 "我想50歲前退休 ,存夠錢, 退休後可以自己作喜歡的事!" 我一向認為,退休以後要做的事,最好現在就開始做,既然是你真心喜歡的,為什麼還要等20年? 每個人都無法跟上蒼要求ㄧ張 20 年的生命支票。

到底要做什麼? 首先,你要問你要的是什麼, 通常越有錢的人越覺得手邊的錢不夠,歌唱得好的人也會覺得自己聲音不悅耳。如果我們ㄧ心要追求更多財富,那大概更多的財富也不夠,你現在想跳到九萬這級,過兩年,你就會覺得自己應該不止值十二萬。所以看你要什麼,如果是財富,那就繼續追下去,你的胃口會越來越大,大到以後除了賺錢這件事,你就不會再想其他太多了。

你提到工作,薪水,生涯,也提到求學,深造。
如果你是要向別人證明自己有錢,或是有學問,這種追求是永遠不會結束的。真正的富有來自內心的滿足,而不是銀行的存款。真正的知識來自對知識的熱情,而不是外在的學位。不要只為別人的要求而活,別為父母的期望而活。所以問問自己,你真正想要做什麼,把你的生命力量用在你願意熱情追求的事物上,把熱情從ㄧ時的心情變成一種恆久的態度,關鍵就在於把生命放在你想做,想完成的事情上。

為人父母的幸福,多來自為孩子付出無條件的愛。一個人的幸福程度要用她為別人創造多少幸福來衡量,所以我覺得全世界最幸福的人非德雷莎修女莫屬,因為她解除別人最多的不幸,無形中帶給自己最多的幸福。而且這種幸福,活人無法奪取,就算死神可以終結她的呼吸,也無法奪走她的幸福。

星期一, 1月 14, 2008

Syllabus: Web Services and Advanced Internet Systems, 2008

About Professor YJ Chang and Applied Networking Lab


Scopes

I would like to elaborate more on Web 2.0, emerging dynamics and interactions of online communities, web services, and mobile Internet. Selected articles will serve as our core course materials.

Grading Policy
Participation (Presence, Challenging and Answers, & Oral Presentations) 60%,
Homework 40%

Style

Our class is more of a conversation and dialogue than a lecture.

References

  • Designing Systems for Internet Commerce, G Winfield Treese, Lawrence C. Stewart, Addison-Wesley, 2002.
  • Jeremy Wright, Blog Marketing, McGraw Hill, 2006

  • Y. J. Chang, Handouts of Advanced Internet Applications.
Tentative Schedules

Fundamentals of Internet Technology (TS Ch. 8)

Trends of Internet Applications and Business models
Internet Commerce in the Business Worlds (TS Ch. 1~4)
  • Commerce Value Chain
  • Internet Business Strategy
  • Case Studies
Technology for Internet commerce (TS Ch. 6, 9, 10, 16)
  • Architecture [HTML][PDF]
  • Building blocks for Internet commerce
  • System Design
  • Transaction Processing
Blogging (W Ch. 1~8)
Mobile Social Software
Special Topics
(Source: ISI Web Knowledge)
Title: Social software as support in hybri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he value of the blog as a tool for reflective learning and peer support

Author(s): Hall H, Davison B
Source: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Volume: 29 Issue: 2 Pages: 163-187 Published: 2007
Times Cited: 2
View full text from the publisher Elsevier Science via STIC URL (SDOS)


Title: Blogging activity among cancer patients and their companions: Uses, gratifications, and predictors of outcomes
Author(s): Chung DS, Kim S
Sour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lume: 59 Issue: 2 Pages: 297-306 Published: 2008
Times Cited: 0
View full text from the publisher

Title: Issue publics on the web: Applying network theory to the war
blogosphere
Author(s): Tremayne M, Zheng N, Lee JK, et al.
Source: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olume: 12
Issue: 1 Published: 2006
Times Cited: 0

Tools and advices
Preparing homework

星期四, 1月 10, 2008

勉勵新進研究所同學

研究生的日子不會是大多人願意過的!可以想像那種假期變少,娛樂變少的日子,讀論文的頻率逐漸像是看漫畫,善用思考變成ㄧ種慣性,成為ㄧ種反射本能的樣態。

如果你只是用兩年來換取學位,那研究生涯將會是人生旅程中的一場惡夢。

研究生不是來實驗室等候分發工作。如果你只等候教授給你指令,我可以保證讀研究所只是浪費兩年時間。

如果你愛好了解事理,喜歡通達透徹,遇到問題就想弄清楚的個性,恭喜你,研究生涯會變成你所熱愛的。

除此之外,想一想,外面的世界正在發生什麼?事情 你有沒有想做什麼? 你想學什麼? 想不想嘗試自己來安排看看。

時時與教授主動討論,在心態上先 open mind,最重要的ㄧ件事 : THINK。

seminar 坐著聽不問問題,別人的論文不想批評,這不是研究所同學的相處之道。我是你的好朋友,可是我還是要說你的投影片不怎麼樣。

練習說出你的意見,開啟對話,講真話,參與對話。

星期二, 1月 08, 2008

你們的美好人格特質

今天晚上Lab聚餐,老師覺得最高興的不是你們考取哪個研究所,入圍哪個比賽,發表幾篇期刊論文,這些都只是個人榮耀,而是我看到你們參與精障就輔,非營利組織,社區服務,兼具同情,關懷,慈悲以及社會責任的美好人格特質,ㄧ種從Me進化到 We 地大格局思維,不再去計較考幾分,讀哪裡,賺幾十K的畫地自限。

我ㄧ直認為大學教育是大人的教育,大學是心靈從繭蛹蛻變,自我鬆綁自然伸展的成長場所,斤斤計較,精於算計地不是大學教育的目標,看到一些人從小被教育要出人頭地,出類拔萃,日後卻過著自私漠視他人,疏離的社會生活,無論對個人對社會都沒有益處。

與社群連結,主動伸出雙手去連結社會,給自己留ㄧ段時間做義工,哪怕只是一點時間,時時想到幫助別人,不要用等我長大當做藉口,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能力,做一些事情。

想想你對什麼事情會熱情投入,引發你的生命力,然後想想生活中或社會上有哪些機會與你的熱情相符,讓你無法停止投入,這是最快樂最有意義的人生。

online presentation using Google Presentation

You can do an online presentation using Google Presentation. The
speaker who takes the control can synchronize the materials presented
to the viewers in the group.

This is how you can make it.
http://iapblog.blogspot.com/2007/12/lab-google-presentation.html

星期四, 1月 03, 2008

還需要科技救贖嗎

近年來日韓提出cyberKorea, u-Japan,台灣也不落人後的先後提出e-Taiwan, m-Taiwan, u-Taiwan,歐美的思維較為不同,政府並沒有如此大規模的扮演科技推手的動作,事實上,也沒有必要,Google, Youtube, Flickr, SecondLife 沒有ㄧ樣需要政府來推動,已經執世界牛耳。

最近一次服務業創新的研討會,講者大聲疾呼我們需要發揮創意創造高感度的人性空間,針對老年人發展智慧型照護空間,其中舉例提到電子寵物,透過遠距技術關懷居家老人等等。

科技已經創造的問題,居然要用科技來救贖? 這是令人難以理解的。

舉例來說,為什麼遠距教學難以推動,被譏為冷冰冰的教學科技,因為學生的好奇心如何鼓勵,學習的熱情如何點燃這些研究議題比科技本身還要重要,如果不談學生的好奇心與自動自發的熱情,談遠距教育無異於緣木求魚。

同樣地,今日台灣獨居老人數字迅速爬升,老人需要的是有人味的關懷,不是這些e-Doctor, e-Nurse 擬人化的模擬科技。現代人普遍的空虛感,不少都是科技之賜,今日如果要用娛樂科技與電子寵物撫慰心靈,不正如引鴆止渴嗎?

科技本身不是問題,人才是問題所在,解決問題也應該從人去思考,怎麼可以避開這個議題,希望藉由更多的科技解決過去因為過於重視科技忽略人性所創造出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