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5月 25, 2009

為什麼在大學練習寫程式

寫程式是種邏輯訓練,頭腦體操,就算以後你不走這行,你還是因此變聰明了。並不會有所謂白學的問題。

事實上,很多電子系校友也不從事電子這行,例如有個管理顧問公司總經理就是我們系友,他雖然早就不碰電子,但是他還是覺得電子系給他的紮實工程背景訓練,是非常寶貴的一段學習經驗,並不會因為以後不走電子,現在學的東西全部白學。

電 子系同學大多不重視寫程式,事實上寫程式對大部分電子系同學的重要性絕對不亞於資工系,無論是通訊,數位,用到程式 的機會極高。現在的系統講究智慧,智慧從哪裡來? 當然是軟體。以手機為例,手機硬體大同小異,功能差異性主要來自軟體。所謂科技來自人性,軟體居功厥偉。

電子系不等於焊電路接麵包板而已,所以千萬不要輕視寫程式。寫程式的好處如下:
  • 以後工作用得上。現在的世界是買硬體送軟體,以後是買軟體送硬體。
  • 訓練清晰頭腦,培養邏輯思考能力。
  • 快速試做一個概念,因為你在耗時耗費實做之前,即可先用軟體程式模擬。如果結果不錯,再去實做不遲。

星期日, 5月 24, 2009

可悲的基測

為了你,ㄧ天七個小考
為了你,追求分數取代好奇心
為了你,知識不再令人喜悅
為了你,歡笑一天一天減少
為了你,成長可以只用分數量化
為了你,權威取代孩子自信自主
為了你,孩子限縮在長不大的格局

(寫在5.24.2009基測結束)

ps:

丹麥,挪威,芬蘭,加拿大,美國等先進國家都是把教育看成一個人的適性成長,協助孩子找到他的長處,是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孩子能夠適性發展,每個孩子自然都是第一名,就是教育辦得成功。整天抱著幾本課本應付考試科目,忽略每個孩子各有不同天份,把真正有意義的學習看成次要,在講究知識經濟的21世紀,人才培育方向錯誤,這個國家當然逐漸喪失競爭力

感恩

會做事的人贏得掌聲
會感恩的人贏得尊敬

星期六, 5月 23, 2009

在Google,有人可以一個人當百人用

上個禮拜天,打開電視台,照例沒什麼好看的節目,至於公視好的節目似乎都不在週末,很可惜。遙控器轉台間,看到Google副總裁李開復的專訪,聽了幾句,我倒是有了興趣坐下來看。自從在 WWW 2008 聽過他的專題演講,就覺得這個人不太像商界的人,畢竟Google也不是一般的商業公司。電視專訪上,他特別提到Google 對人才的重視,找對一個好的人才,成果常常勝過百人以上,而一般製造業或是工廠,績效好的作業員頂多勝過績效較不好的百分之三十。這個見解點出了知識時代的人力資源特色,公司不用比大,只要找到一兩個高手,就可以站上世界頂端,大學不用比規模財力,知識才是王道。

星期四, 5月 21, 2009

與你談電子系必修專題

電子系必修專題學分,每年不少同學覺得負擔太重了,而且在高年級階段花時間做專題,與考研究所不會產生衝突嗎?

無論你用哪種考試進入研究所,做研究本身需要基礎,而做專題正好可以培養研究所需的基礎,專題做不好,進入研究所以後自然就會做研究了? 這是捨本逐末。

你有沒有想過,試著從專題中發掘做學問的樂趣,尋找價值,而不把專題當成阻礙未來的路,時時提防自己別在專題"浪費"太多時間。



星期三, 5月 20, 2009

reseach=re + search

同學喜歡問研究(research)從哪裡開始? 專題從哪裡開始?

我給研究生專題生的建議是 research 先從 re-search 開始, research=re + search,也就是再三搜尋[現有研究文獻]。看看別人已經做過什麼,從巨人的肩膀可以看得更遠。然而這個過程相當艱辛,卻是穩固學理的基石。

好的題目在哪裡?

OOPS! 靈感用完了,這是大家都會碰到的

真實的世界很豐富,常常不是教科書或是我們的認知可以涵蓋,當做研究缺乏靈感時,不妨進入一個你研究主題的真實場域,與真人對談,第一線工作者更好,他們就像一扇門的鑰匙,可以開啟我們的新視野。 不妨從真人真事中尋找靈感。

星期二, 5月 19, 2009

幼兒如廁訓練就是生命教育

因為與特教學校合作,我們專題生们正在設計能夠輔助幼兒如廁的科技,他們去找了如廁訓練的文獻,提到如有尿濕,依情況給予口頭的斥責,並帶兒童到廁所練習上廁所的步驟,要求他們自己洗褲子或其它弄髒的地方。這個文獻真是錯誤的示範,上廁所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斥責ㄧ個幼小心靈會使他終生恐懼上廁所,長大以後個性變得嚴肅而沒有彈性。

我們瞭解每個孩子如廁訓練各有不同的進程,對小孩子來說,無論如廁做得好不好,每個孩子都是值得尊重的個體。

每次上廁所,應該是放鬆,輕鬆,釋放,甚至快樂的經驗,這種生活態度,有賴小時候父母親職溫柔對待,父母和老師對如廁訓練的態度影響孩童一輩子。

給孩子每次如廁都是一次感受父母,老師愛他的經驗,讓他自然享受如廁的樂趣,因為這時候的孩子,他們生命才剛在起步不久的階段,即使他弄髒了,也無損於我們對他的愛與包容,不斷鼓勵她讓她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營造一個好的如廁氛圍就是給孩子一個最好的生命教育。

星期一, 5月 18, 2009

研究者寫部落格為什麼有用

到底寫研究日誌有意義或是有幫助嗎?

寫研究日誌可以整理思緒, 無形中釐清我們對事情的看法,知道我們懂了哪些,還有哪些不懂.
這是一種透過書寫展現出的反省力量, 因此用文字整理一天下來的研究工作, 絕非無意義的反芻或時間的浪費, 這是對今天所有努力的交代, 也是為明天工作方向的熱身.

在 書寫的過程中, 我們加深了對今日所學所思的烙印強度,也是給自己再一次改進甚至是發亮的機會, 因為經過一天下來, 也許當下未能解決的問題, 或是蘊釀中的靈光, 在紀錄與回顧的過程中產生了機轉, 因為大腦的下意識或許一直在幫我們找答案找靈感, 而書寫中與自己再次對話正好創造了一個機會.

就溝通與團隊合作的角度, 工作部落格也非常有用. 像以前我與 Sky 的 weekly meeting 都很短, 因為 Sky 已經把他的研究發現與進度寫在 sky blog, 所以我幾乎隨時知道他做了什麼, 也盡量可以回應或建議. 所以到了 meeting 時間反而沒事了。小志阿文的部落格也很有內容,甚至連會議紀錄都留存了,尤其是對研究做了不錯的紀錄。Chi & Bear不僅專題研究做得認真,也勤於寫作部落格。我很喜歡這種團隊合作方式. 如果每個禮拜才能知道過去一周我的研究生發現了什麼, 我豈不錯過即時去分享哪種成功的樂趣呢?

部落格代表反省,沒有反省的知識不是知識。

星期三, 5月 13, 2009

賀: 電子系精障研究 "全程護送 有障無礙" 獲得三創(創意創新創業)比賽全校第一名(科技創新獎)



此獎開始於2007年,由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主辦,每年挑選全校各系最精華專題成果,選出精華中的精華。獲得獎金五萬元。 恭喜 馬瑱賢 彭書敏 陳虹綺 。

另外,彭書敏 陳彥儒 陳虹綺 熊嬡菁 楊秉霖 黃俊達 精障研究 "展招開道 室內導航" 獲得三創比賽全校第四名。近日內將接受主要媒體採訪。

再次,謝謝各位就服員,老師給這些同學們三年來不斷的支持,鞭策與鼓勵。更要感謝的是所有參與實驗的精障者,你們用樂觀面對生命給我們極大的啟示。

更多照片


媒體報導

中原大學辦三創實作競賽參展作品體貼人群-文教新聞-新浪新聞中心

中原三創競賽比創意研發有看頭| 即時新聞| 地方新聞|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

中原大學辦三創實作競賽參展作品體貼人群
- PChome 新聞

HiNet 新聞網-社會-中原大學辦三創實作競賽參展作品體貼人

經濟日報- 中原大學辦三創實作競賽 ..

中原大學辦三創實作競賽 參展作品體貼人群(中原天地)

公共事務

更新日期 2012.08.22
公共事務
  • 擔任100, 101行政院經建會審查委員
  • 擔任教育部99, 100,101學年度數位學習認證審查委員
  • 擔任中原大學99, 101學年度服務學習指導委員會委員
  • 擔任中原大學98學年度全人關懷獎之評審委員
  • 國科會研究計畫審查
  • 行政院研考會審查委員(網站服務品質規範,雙語規範,版型規範,無障礙規範)
  • 行政院研考會無障礙空間規範巡迴講師
  • 經濟部數位內容學院規劃與審查委員
  • 行政院e-Taiwan 旗艦計畫: 地政e網通審查委員
  • 「96年度中研院網站評獎」評獎委員
  • 台南縣政府身心障礙者就業計畫諮詢委員

被遺忘的今日科技之父 特斯拉

Nikola Tesla (1856-1943)

電資學院將擺設公共藝術作品,過程中無意引發了是否要置放愛迪生(Edison)象徵物的討論。愛迪生真的是發明大王嗎?

其實我們今日享受的電力,馬達,日光燈全部都是特斯拉(Tesla)的發明,Edison 藉由他的權勢攻擊抹黑Tesla 的創意,甚至為了貶低Tesla發明的電力系統,以極為荒謬的電殛流浪狗與馬匹的當眾實驗,試圖告訴世人,特斯拉發明的交流電是危險的,他的直流電才安全,藉此操弄媒體與大眾的無知。其實安全與否,不在交流或直流,而是電壓高低,另外在電力輸配的考量下,可以容易變換電壓的交流電才真正可行,這也正是我們今日所使用的電力系統。當Tesla發明雷達系統觀念,以對抗德國潛艇攻擊美國商船,然而愛迪生卻極力勸阻美國國防部,不可聽信Tesla,以致於過了四分之一世紀,美國人才終於實現Tesla的雷達構想,然而已有不少無辜商船被德國潛艇擊沉。

Tesla 他才是19~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家,我們在今日依然用著他所發明的電力系統,馬達,然而幾乎沒有人知道這是他的貢獻。Tesla在86歲過世,死時身無分文。

儘管普羅大眾完全沒有聽過Tesla,科學界卻深切了解Tesla真正的學理原創性與洞察自然的思維,因此磁場單位,便是使用 T,讓後世永遠紀念 Tesla,正如電壓單位使用 V,紀念義大利人伏特(Volta)一般。

ps: 愛迪生發明了電椅,就是美國處死犯人的刑具。

星期二, 5月 12, 2009

輔具科技夏令營 2009

目的: 為了增進對國內外輔具科技認知視野,提升對輔具研發實做能力,特舉行此次輔具科技夏令營。

時間: 2009年6月30日
地點: 中原大學電學大樓 517 實驗室
對象: 研究生,專題生,大學部同學,專業工作者,對身心障礙科技有興趣者
議程
費用: 全免
報名方式: 將名字填寫於此張貼意見處

延續本實驗室傳統,將於6/30舉行。期末考結束了,暑假剛開始。大家團聚一起,
分享彼此經驗。除了研究生薪火傳承以及為了促進不同小組技術交流與相互觀摩。歡迎社會人士與專業從業人員與教師。

本實驗室研究成果

本實驗室精障服務績效

星期四, 5月 07, 2009

綻放熱情,全心投入 做最好的自己


幾位老師大嘆現在學生入學程度差,先天不良的情況下,上課也不太用心,儘管老師比往年更賣力講,上課也更加準時,學生卻用期中考20分回報你,頓時周圍的氣氛呈獻”very depressed, very frustrated”,儘管抱怨歸抱怨,我知道這些老師都會繼續賣力教學,因為他們都是非常敬業的一群,也都非常關心學生,甚至擔心他們這種樣子畢業出去以後一點競爭力都沒有,學校也會從企業的最愛變成最不愛,畢竟過去十年來國立大學增班擴校對私立大學的確造成可觀的排擠效應,使得原先會進入本校的學生,現在都進入了中上等的國立大學,這也難怪老師们憂心忡忡了。

教育有沒有可能跳脫升學,就業? 分數不高就代表學生沒有出息嗎? 學生念書只是未來找個高薪的工作嗎? 我想不是這樣子的,年輕一代面臨跟我們20~40年前不同的環境,那時候,學歷就是一帆風順的保證,每人一片天,個人埋頭努力就會成功。現在世界顯然不太一樣了,現在有Internet,Google,有iPhone,有WTO,公平貿易,現在不少學生就學期間已經有經濟壓力,打工賺學費,學生提早接觸社會,台灣也正面臨一個要從資本密集,以製造為主的國家逐漸進入一個智識密集,以創造力和服務業為主的未來。年輕的一代面臨全新的挑戰,他們需要克服的困難已經不是把那幾本教科書讀好,乖乖在教室聽講,期中期末考得讓老師滿意窩心就足以應付了。

所以老師们,不用太灰心沮喪,學生不像以前高分考進來,表示他們沒有把全副心力用在念書,或許他們高中時貪玩了ㄧ些,忍不住多參加了ㄧ些社團活動,或是四下無人時多讀了幾本小說,也可能心愛的模型飛機玩得過火了ㄧ些,以致於沒有如父母師長所願,考上一個世俗眼光中更好的大學。跳脫世人思維,這些孩子看來反而是寶,因為他們沒有完全被升學主義馴服,只為分數至上的生活而活,他們仍保有一份自我,ㄧ些人味,還沒定型,還有很多潛力尚待開發,在我看來,他們正是大學夢寐以求的學生。分數不過是一種指標,如果把溝通能力,生活能力,好奇心,不順從的心全部加起來,我們的學生絕對是很棒的,如果從這些地方來欣賞他們,會發現他們實在很優秀。唯一讓我為他們感到可惜的是,他們之中有些還不知道自己的好,也跟著別人用老師,家長,社會的眼光將自己歸類為聯考失敗者,沒有去發掘自己的優點在哪裡,沒有給自己一個適性發展的機會,繼續用別人的標準來過活,因此活得沒有信心,繼續畏縮而不敢有所做為,如果他們真的沒有看清這點,繼續埋沒自己,那麼別人對他們的輕視,恐怕遲早就會成真。

很慶幸自己所在的學校是多元發展的,往學術發展,有(S)SCI,往創造力發展,有三創,往全人發展,有服務學習,往國際發展,有各種國外學程;要就業,學校提供企業實習;要體驗成長,有多元社團生活。我常鼓勵同學们,不要跟著別人走,因為別人不一定對。別人去補習有效,你不一定有效。給自己一個成長的空間,不要繼續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好好去找ㄧ個適合自己的目標,用最多的好奇心去百般嘗試,練習放大格局往大我著想,然後用心去投入,試試看,給自己一個新的機會,再來決定自己的未來該怎麼走。千萬不要讓別人為你決定未來,而你真正想做的卻從來還沒開始。老師不求你們成績功課高分亮麗,我希望你們找到讓你綻放熱情,全心投入的領域,一次自主學習的經驗,一個宏遠的大我,做最好的自己。

寫于看了 WE ARE TEAM,WE WORK TOGETHER!之後

星期五, 5月 01, 2009

創意呈現經驗談


我認為讓評審或是觀眾看懂相當重要,因為評審並不是電子系老師,去年評審是設計系老師與公司的管理者,另外也要注意觀眾感受。尤其避免呈現與評審觀眾無法理解專業冷僻的素材,重點應該是創新與實驗成果。

使用適當圖片有助於局外人很快了解這個你系統的特性,因為比賽時每個隊伍只有3分鐘時間,最好透過好圖片讓評審當下領悟或欣賞到此系統的原創性與重要貢獻在哪裡,因此每張圖都應盡量力求清晰,簡潔與美感。

科學海報常需要適當的解說文字,因為對系統不熟的人,光看圖片可能還不太了解內容,因此適當的解說文字是必要的。不是所有的觀眾都需要你的解說,有的人會自己站在海報面前觀看,有些解說文字可以幫助他們更加了解你們的貢獻與創新。

內容結果呈現的四大元素:人地事物,都注意到了嗎? 海報不只是版面,要呈現什麼結果才是重點。

過去我擔任學生競賽評審經驗,通常我們會給以下的人第一

1. 有意義的研究
2. 展現創意
3. 有相當難度,一般人做不好
4. 居然做出來了,而且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我建議你們海報從這幾點去使力

1. 如何看起來像是有意義的研究

關心環境,低收入者,弱勢底層,注意少數身心障礙的需求,兼顧到科技的正義性與公平性,充分發揮通用設計精神。

2. 展現創意
你們做的東西突破了前人哪些限制,做到以前別人沒做的。

3. 有相當難度,一般人做不好
挑戰在哪裡,我们用什麼方法克服了。憑什麼要評審買單,讓他們讚嘆。做到了,冠軍就是你的。

4. 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成果數據,效能曲線,效益統計圖表,多使用這類科學語言,讓你的結果看起來是嚴謹科學的,可重複,可信度高。(我們絕不會把獎頒給ㄧ個天馬行空而證據脆弱的作品)

5. 比賽前注意事項
建議試講幾次並且準備好一些評審會問的問題
提早場佈,整個實驗最好能搬到現場操作

6. 評審喜歡問甚麼

技術亮點在哪裡
應用亮點在哪裡
產出亮點在哪裡

7. 評審看重哪像面向
我認為評審會喜歡的研究應該具備
(1) 有意義的研究,不是甚麼行動玩樂,而是回應當前社會議題的研究。
(2) 有創意的研究,不是想兩秒鐘就可以得出的想當然耳,而是有深度,有點學問的研究。
(3) 有努力的研究,不只是天縱英明的研究,只靠信手拈來的,而是長時間辛苦努力,一步一腳印得出的成果。 




ps: 海報規格
海報規格以ISO標準,分為A0(最大),A1(縮小一半),A2(繼續縮小一半),以此類推。沒有其他規格,外面印刷行即提供這些ISO規格。
直立與橫幅主要在於擺放空間,以視覺美感來說,橫幅較佳,但是需要較大場地。因為擁擠的比賽中,報名隊伍常常上百,而空間不大,因此可能規定直立。
大小A0, A1是常見的,至於A2以下,比賽很少採用。國際比賽通常採用橫幅,海外比賽與海報展示,都是一張A0橫幅居多。

ps:
海報 A0 直式 製作指引
影片 Youtube
成品展示 實例
新聞稿(媒體採訪) 實例

星期四, 4月 30, 2009

指稱身心障礙者

因為從事身心障礙輔具研究,不免常常要指稱到他們。同學文中會寫"視力不良於行者",口中常說” 正常人如何如何…””行動不便者,視力不佳者”這些主觀且可能傷人的字眼,我都會提醒他們這些用法帶有價值判斷,而且也不是專業的用字,應該避免。如果家人使用輪椅,你會說她是"行動不便"嗎? 稱呼輪椅使用者不是更好嗎?

另外一種值得討論的問題是過度優化,有些人會稱呼精障者為”尋夢者”或是稱身心障礙者為”身心受挑戰者”,希望抹去甚至去對抗一些因身心障礙伴隨而來的負面,不過這依然是從”正常/不正常”的角度出發,只是表面上較不傷人,事實上沒有必要,有位瑞典人蓮娜瑪利亞出生時就沒有雙手,而且只有一支腳,可是媽媽見到這個小寶貝的第一句話就是”她好可愛”, 瑪利亞從小一直很快樂,到現在逐漸邁入壯年還是每天快快樂樂,程度恐怕你我都要稱羨,因為她從來不認為她是殘廢,生出來沒有雙手是老天的安排,活出有意義的生命是自己的功課。因此不需稱她”殘廢”更不需稱她” 身心受挑戰者”。

”行動不便者,視力不佳者”是主觀的判斷,主要是他們聽的感受有點不舒服,而且即使是輪椅使用者,也有人不認為有什麼不便,例如連娜照常開車,游泳,自己用腳煮晚餐,心中不覺得有什麼不便,開心就好。而且,只要環境能夠多一些無障礙,這種不便感就會少一分。因此不便的概念不是天生跟著個體自然而來,而是與社會心理(從小灌輸或對待方式)與環境設施較為相關,因此英文專業用詞裡面並沒有不便的字眼。至於不佳本身就是負面用詞,自當避免,用視力障礙就可以了。

有人問了ㄧ個很好的問題,如果是使用枴杖的民眾、老先生或老太太,或是騎機車受傷暫時使用拐杖,該怎麼稱呼他們呢?難道都統稱為身心障礙者嗎?當然不是,你可以稱呼他們”拐杖使用者”,當他們不用拐杖時,就不適合繼續使用這個稱呼。原則就是避免帶有價值判斷以及不專業的用字,陳述事實就好。

當然有些人還是認為所有字眼都帶有價值判斷,即使是”身心障礙者”也一樣。的確,比起”殘障者”或是”殘疾者”, 身心障礙者一詞已經專業且避免大多價值判斷,至於是不是完全沒有價值判斷,這是見仁見智。我認為稱呼一項功能障礙並沒有什麼歧視,例如你說烤麵包機故障了,並沒有什麼瞧不起這個烤麵包機,事實陳述罷了,同樣地,ㄧ項腦功能障礙了,也沒有什麼歧視,因為真的功能障礙了,就像感冒,身體有點不舒服,喉嚨沒聲音有點”障礙”,應該還好。或許哪天還可以找到更好字眼,而不落入不必要的優化。


(可以使用以下名詞)
認知障礙者
輪椅使用者
視力障礙者
身心障礙者
發展遲緩兒童
elevator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身心障礙者電梯)

(避免使用以下名詞)
精神病患
行動不便
視力不佳
殘障,殘疾
智障
正常人
disabled elevator, handicapped elevator (障礙電梯,殘廢電梯)

星期三, 4月 29, 2009

明天到消基會演講 網拍

謝謝同學們意見提供,帶著你們的寶貴資料,終於要上場了。信心當然滿滿!

老師在消基會六年多了,消基會各委員會委員都是志願職,沒有酬勞,不過以後有機會還是可以請你們吃個飯。

競賽就是時間管理

學生總有一些競賽,海報,報告,成品照片都是必備的,重要的是要提前做出一個完整的初稿,花些時間進行微調,最後完稿送出。在此之前,隨時提供不完整的草稿給大家,蒐集意見,集思廣益。

千萬不可截稿日才將完稿寄出來,因為學生認為的完稿在評審老師看來只是初稿的水準而已,存著僥倖絕對沒有勝出的機會。

過去實驗室學長姐们獲獎無數,其實每次競賽,不管有沒有得獎,都是一次時間管理。每次獲勝,都是一次成功的管理經驗。無論結果,都是難得的經歷。

既然參加了比賽,就要全力以赴,同時做好時間規劃,正如Google的名言: 做最好的自己(Be the best you!)。

星期日, 4月 26, 2009

不要讓MSN奪走你的寫作能力

同學的論文經常太過口語或是太像投影片,不像論文。太過口語,就不是文書;寫得像投影片,文章很容易支離破碎,讀者難以閱讀。平時應該再多觀摩一些期刊論文,學習如何做到行文順暢。如何使用嚴謹的文字與數學工具去描述想法與實驗。這無法短時間內完成,但是必須及早開始,而且逐漸養成一個習慣,才不會論文寫起來像散文,報告像msn聊天。

平常多練習
平常如果不多練習寫作,等到寫論文才寫作,除了要時時刻刻注意研究的創新與深度外,還要兼顧爬格子練作文,不就是兩頭燒嗎? 我建議大家就生活週遭裡較為軟性的題材,在部落格上不時來個個人隨筆,字數不拘,假以時日一定可以提昇寫作能力。我太太在張老師月刊期間,作者與編輯們為了練文筆,每天至少寫5000字,才能練到想寫什麼,就寫得流暢無礙。我們不是文字工作者,或許不需每天5000字,但是多寫定期去寫有助於寫作。

錯別字殺傷力大
有些人書寫時常會有錯別字,可能是受到 MSN快打習慣的影響。我承認我也有時會拼錯單字或寫了別字,但是我試著讓它只是ㄧ種特例而非常態,因為一個大學畢業的成年人老是使用錯別字是ㄧ件很糟的事,當錯別字變成ㄧ種習慣不去在乎的時候,給人的印象是不好的,尤其付你薪水的老闆絕對不會喜歡你的企劃書錯字連篇,在學術界如果是論文投稿的話,錯別字殺傷力更大,註定會被拒絕(reject),不要輕忽吧!

論文就是要論述
論文裡面常常只有圖表並沒有結果的討論,好比說這樣的結果是好是壞? 這個系統可靠或不可靠? 沒有這類的論述,就是一些數據圖表。只會做實驗,不會詮釋你的數據,那是專題生的程度。好的論文需要用這些數據來支持你的論述,有論述才是好的論文。

星期三, 4月 22, 2009

IEEE未來三大重要挑戰

今天收到IEEE發給所有會員的公開信,其中指出IEEE未來三大重要挑戰,我將它翻譯如下,並列出其中原文。

IEEE未來三大重要挑戰
1. 研究人道關懷組織所需的各種科技
2. 協助非營利組織(NGO)運用現有的先進科技以解決他們迫切的需要
3. 天災人禍時提供志願協助

過去有些人認為從事無障礙科技研究不是一門好的領域,不過從IEEE的未來方向來看,無障礙科技研究反而是走在時代願景的前端。

原文
The challenge in front of us is to enhance the image IEEE as a volunteer
body that is concious of and acts on the challenges facing the civil
society. We could help out in many ways... (a) Research into areas that are
much needed by the Humanitarian Agencies, (b) Helping the NGOs and other
civil society organisations adapt technology to their needs and implement
them (c)Volunteer to help during natural or man made disasters or in many
ways that we cannot foresee now.


Real-Time Object Recognition on a Mobile Device 盲人專用掃描器

美國公共電視NOVA影集: 優雅的宇宙

這個月來受邀做了兩次量子力學的通俗演講,陸續接到幾位朋友表示對量子力學的興趣,在此我想特別推薦

美國公共電視NOVA影集: 優雅的宇宙
http://www.pbs.org/wgbh/nova/elegant/program.html
全長3小時

可以線上觀看,或是購買DVD。

這是由優雅的宇宙一書(有中譯本)作者美國Columbia University 教授 Brian Greene 主持的節目,非常深入淺出饒富趣味,其中有很多近年來在弦理論(string theory)物理發展的介紹。